天安字典

《赠别王炼师往罗浮》

时间: 2025-05-24 12:14:39

诗句

道俗骈阗留不住,罗浮山上有心期。

却愁仙处人难到,别后音书寄与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2:14:39

赠别王炼师往罗浮

作者: 施肩吾 〔唐代〕

原文展示: 道俗骈阗留不住,罗浮山上有心期。
却愁仙处人难到,别后音书寄与谁。

白话文翻译:

这条道路和世俗的繁华并不能让我停留,心中对罗浮山的期盼依旧。
然而我却忧愁,仙境之地的人实在难以抵达,离别之后的音信又该寄给谁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道俗: 指道教和世俗。
  • 骈阗: 形容道路繁华,热闹。
  • 罗浮山: 一座著名的道教圣地,象征着理想境界。
  • : 感到忧虑。
  • 仙处: 指神仙所居之地。

典故解析: 罗浮山是道教名山,许多文人都向往此地,希望能寻得长生与超脱。诗中提到的“别后音书寄与谁”,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未来音信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施肩吾,唐代诗人,生平及作品多反映道教思想和对自然的热爱。其诗风清新脱俗,常常寄情于山水之间。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送别友人王炼师之际,王炼师前往罗浮山,诗人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道教理想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离别的惆怅。

诗歌鉴赏

施肩吾的《赠别王炼师往罗浮》是一首充满道教情怀的送别诗。全诗通过对道路与世俗繁华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将要踏上修行之路的祝福,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伤感。诗中“道俗骈阗留不住”两句,反映了世俗繁华的短暂与虚幻,诗人内心更向往的是那远在天边的罗浮山——一个象征着理想与超脱的地方。然而,“却愁仙处人难到”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今后在仙道之上的孤独与艰难的担忧。最后一句“别后音书寄与谁”则是对未来音信无望的感叹,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整首诗使用了简练的语言,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世间离别的无奈,展现出浓厚的道家思想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道俗骈阗留不住: 道教与世俗的繁华并不能让我停留,暗示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2. 罗浮山上有心期: 心中对罗浮山的向往与期待,展示了对道教理想的追求。
  3. 却愁仙处人难到: 对于友人修道的担忧,表达了对离别和未来的忧虑。
  4. 别后音书寄与谁: 离别后无法再传递音信,表现出孤独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道俗骈阗”与“罗浮山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 罗浮山象征着理想与超脱,反映了诗人对道教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祝福、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罗浮山: 道教圣境,象征理想与追求。
  • 道俗: 代表世俗生活与道教理想的对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浮山”代表什么?

    • A. 世俗繁华
    • B. 道教圣地
    • C. 诗人的故乡
  2.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担忧?

    • A. 友人的修道之路
    • B. 自己的生活
    • C. 家庭的安危
  3. “别后音书寄与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王维的《送别》同样表现了对离别的惆怅,但更强调了友谊的深厚与永恒。施肩吾的诗则更注重道教理想与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主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赠苏四徯 过津口 严公厅宴,同咏蜀道画图(得空字) 九成宫 宇文晁尚书之甥崔彧司业之孙尚书之子重泛郑监前湖 海棕行 白帝城楼 重题 远怀舍弟颖观等 不离西阁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寒来暑往 疑心生鬼 王字旁的字 绅的拼音及汉字解析_绅的读音与用法详解 宝盖头的字 歹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妃子园 退旅进旅 伤开头的成语 火开头的成语 玄素先生 糸字旁的字 持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持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无计可施 丁字旁的字有哪些?带丁的汉字大全 描写夜晚的诗句现代诗_夜晚现代诗精选 威武 盛水不漏 清辞丽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