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3:59: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3:59:14
贺新郎 赠梁节庵
作者: 文廷式 〔清代〕
髯也今殊健。
举世间鸡虫得失,鱼龙曼衍。
尽付庄生齐物论,一例浮云舒捲。
任兰佩多憎猘犬。
白眼看天苍苍耳,古今来那许商高算。
问长夜,几时旦。
酒酣更喜纶巾岸。
记当日军谋借箸,尚方请剑。
谁道神州陆沉后,还向江湖重见。
情不死春蚕自茧。
黄竹歌成苍驭杳,怅天荒地老瑶池宴。
斜日下,泪如霰。
这首诗的意思是:
我的长须如今格外健壮。
在这个世界上,鸡虫得失、鱼龙变化,都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一切都交给庄子讨论齐物,任凭那浮云自在地舒卷。
即使兰佩再多也难免被憎恶的猎犬所攻击。
我仰望苍天,古今多少商人,谁能算得清呢?
我问漫漫长夜,何时才能迎来黎明?
喝酒时更喜欢在岸边谈笑。
记得那天,军中借箸谋划,尚方也曾请剑。
谁说神州沉寂之后,江湖还能重见光明?
情义不死,春蚕自我缠绕。
黄竹之歌已经成了苍龙远去,令人惆怅的是天荒地老瑶池的宴席。
斜阳下,泪水如霰般落下。
作者介绍:文廷式(约1640-1710),清代诗人,以豪放、清丽见称,善于描写日常生活中的哲理与情感。其作品常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并存的时期,诗人以其独特的视角,表达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贺新郎 赠梁节庵》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词。文廷式通过对“鸡虫得失”和“鱼龙曼衍”的描绘,反映出一种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似乎对世俗的纷扰并不在意。在庄子齐物论的影响下,诗人进一步探讨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白眼看天苍苍耳”,表现出诗人对古今争论的无奈,似乎在质疑商人所追求的利益与算计的意义。在“问长夜,几时旦”中,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与不安,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而后半部分则从酒兴中引出对历史的回顾,诗人提到的“记当日军谋借箸,尚方请剑”不仅是对往事的追忆,也是对国家命运的思考。最后,诗者用“泪如霰”来形容内心的沉重与不甘,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对比,展示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人生、时间、情感的反思,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过往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鸡虫得失”指的是什么?
A. 微不足道的琐事
B. 重要的事情
C. 人生的哲理
D. 自然现象
“情不死春蚕自茧”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过往的遗憾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情感的执着
D. 对自然的赞美
“斜日下,泪如霰”中“泪如霰”比喻了什么?
A. 伤心的情感
B. 美好的回忆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文廷式的《贺新郎》更倾向于哲理性思考,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都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