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7:0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7:00:43
如梦令
不是胭脂窈窕。
莫认花容月貌。
静冷月明中,
断绝红尘音耗。
懊恼。懊恼。
何似鹦哥睡早。
这首词表达了对美貌的拒绝与对世俗喧嚣的厌倦。
我并不是那种美丽的女子,
不要被她的花容月貌所迷惑。
在静谧而清冷的月光下,
我已与世俗的声音完全隔绝。
内心的懊恼与苦闷,
不如鹦鹉早早地入睡。
“花容月貌”是常用来形容女子美丽的词语,出自古代诗词中多次出现,表达了对女性外貌的高度赞美。鹦哥入睡则用来比喻一种宁静、安逸的状态,反映了词人向往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吴瑗,字文青,清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词风清丽,情感真挚,常在作品中表达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躁之时,吴瑗在此背景下表达了对美好爱情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美的反思与追求。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抒情与哲理的词作,展现了词人对世俗美的反思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开篇便以“不是胭脂窈窕”开头,直接否定了对外在美的追求,显示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接下来,词人用“莫认花容月貌”进一步强调外表的虚幻与不可靠,似乎在警示世人,真正的美并非来自于外在。接着,词人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冷清,表示自己已经与红尘的纷扰隔绝,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最后,词人自我反省的情感在“懊恼”中得以体现,似乎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然而又用“何似鹦哥睡早”来隐喻一种宁静的心态,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奈与释然。
整首词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将词人复杂的情感呈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世俗的厌倦,也有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吴瑗独特的词风与深邃的思想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此词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特别是“花容月貌”与“胭脂窈窕”的对比,突显了外表与内心的差异。同时,反复的“懊恼”强调了词人的情感波动。
主题思想:整首词的中心思想是对外在美的否定与对内心宁静的渴望,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不是胭脂窈窕”意在强调什么?
A. 自我美丽
B. 对外貌的否定
C. 喜欢化妆
“红尘音耗”指的是什么?
A. 音乐的消失
B. 与世俗的隔绝
C. 消息的流传
诗中提到的“鹦哥”象征什么?
A. 聪明
B. 宁静的生活
C. 美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如梦令》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内心情感的探索,但李清照更多地表现出对离愁的思念,而吴瑗则强调了对世俗美的拒绝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