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41: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41:13
云蔽长安路更赊,独随渔艇老天涯。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
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
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
长安的道路被云层遮蔽,显得更加漫长。我独自随着一只渔船,漂泊在遥远的天涯。青山之下,整日寻找那黄绢的踪迹;在沧海之中,年复一年,梦中却常见绛纱。尽管心中满怀壮志,但对雪愤的期望却遥遥无期;对恩情的回报却无处可发,唯有在先华的境地。曾经的老友在东堂中,勤于书剑,我们同出于膺门,犹如一家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许浑,字宗孟,号逸人,唐代诗人,晚唐时期的人物。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常反映个人的抒情与社会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许浑漂泊之际,表达了他对人生浮沉的感慨及对昔日友人的怀念,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对友情的珍视。
《甘露寺感事贻同志》是一首表现孤独、怀旧和对理想追求的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路上行走时的感受。首句“云蔽长安路更赊”,通过“云”和“赊”字,生动展现出长安路的孤寂和漫长,暗示诗人内心的抑郁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接着“独随渔艇老天涯”,将诗人漂泊的状态描写得淋漓尽致,仿佛随着渔船的轻摇,诗人的心也随之漂浮。
“青山尽日寻黄绢,沧海经年梦绛纱”则描绘了诗人对过去美好事物的追寻,黄绢与绛纱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是理想与追求的体现。后两句“雪愤有期心自壮,报恩无处发先华”,表达了尽管心中满怀壮志,却无处施展的无奈,反映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深刻思考与无力感。最后“东堂旧侣勤书剑,同出膺门是一家”则温暖地描绘了与同道之人的情谊,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温暖的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在孤独的旅途中,他与友人之间的情谊成为了他心灵的寄托,展现了人性中最真挚的一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安”指的是哪个城市?
“青山尽日寻黄绢”中,黄绢最可能象征什么?
诗人对友人的情感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