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19:2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19:24:56
欲践曹娥迹,孤嫠谁保持。
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
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
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曹娥的怀念与敬仰,想要追随她的足迹,但又感到孤独,难以继承她的精神。门前的缨带已发生变化,然而忠贞与孝道却没有受到损害。即使到了七十岁仍然不忘节操,千秋之后仍留名于世。忠魂应该会得到一些安慰,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女性也能够像男子一般坚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曹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孝女,因父亲溺水而投江自尽,后被尊为孝女的象征。这首诗借用她的故事来表达对忠贞和孝道的推崇。
作者介绍
方苞,清代著名文学家,字希仁,号阮亭,山西人,擅长诗文,尤其以散文著称,是"桐城派"的重要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
诗作于清代,社会对孝道有着深厚的传统,诗人以曹娥的故事激发对忠诚与孝道的反思,体现了对女性坚韧品格的赞美。
《川姑墓》是方苞对曹娥这一古代孝女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之作。诗中通过对曹娥的追忆,体现了对忠诚和孝道的崇敬之情。首句“欲践曹娥迹”开篇即表明了诗人希望追随曹娥的足迹,而“孤嫠谁保持”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曹娥的精神难以传承。接下来的两句提到“门缨中有变,节孝两无亏”,则暗示了时代的变迁,但同样强调了节操与孝道的永恒。
诗的后半部分,“七十不环瑱,千秋作表仪”表达了诗人对忠贞不渝精神的向往,认为即使年老也应坚守自己的志操,这种精神能够在千秋之后流传下去。最后一句“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则是对女性品格的赞美,强调女性同样可以展现出男子般的坚韧与忠诚。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又有对当下女性坚韧精神的认同,传达出一种对传统美德的追求和对女性力量的赞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内容更加紧凑且富有节奏感。同时,在“忠魂应少慰,有女是男儿”两句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女性的刚强。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忠贞与孝道的推崇,强调女性同样可以展现出男子般的坚韧与忠诚,体现了对传统美德的追求与认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方苞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清代
D. 明代
“孤嫠谁保持”中“孤嫠”指的是什么?
A. 孤独的女子
B. 孤独的男子
C. 孤独的父亲
D. 孤独的孩子
诗中提到的“曹娥”是因为什么而投江?
A. 为了爱情
B. 为了父亲
C. 为了名声
D. 为了金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