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6: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6:56
寄友人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悠悠离阔感中年,我辈情钟岂不然。
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
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
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感受到中年的沧桑,我辈的情感难道不是如此吗?美好的景色和时光总是容易流逝,而人与月的圆缺却是难以实现的。凌晨五点,梦中残留的鸡鸣声中,千里之外的归心如同大雁的身影飞过。无论是漠北还是云南,都只是空虚的游荡,今年春天又错过了杏花盛开的时节。
作者介绍:刘秉忠是元代的诗人,生平较为低调,创作风格受传统影响,常表达对人生、友情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中年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岁月的感慨与对友情的思念,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寄友人》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索的古诗,诗人通过对中年生活的感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友人情谊的珍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无情流逝的无奈与对友情的渴望。
诗的开头“悠悠离阔感中年”,直接揭示了诗人的心境,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受到了一种疏离感,同时也引发了对友谊的思考。接下来的两句“好景与时浑易过,可人和月只难圆”,通过对比强调了美好时光的易逝与人际关系的复杂。这种对比形成了诗的情感张力,令人深思。
“五更残梦鸡声里,千里归心雁影前”则描绘了清晨的寂静,诗人即使在梦中也无法忘却对友人的思念。千里之外的归心如同大雁飞翔,象征着他对友人的期盼与思念。
最后,“漠北云南空浪走,今春又负杏花天”则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四季更替中,诗人感受到自己的无力与失落。整首诗既有对友谊的珍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是一首情感深邃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复杂,唤起读者对美好事物的思考与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个时节的花?
A. 桃花
B. 杏花
C. 梅花
D. 牡丹
“悠悠离阔感中年”中的“阔”字指的是什么?
A. 扩大
B. 远离
C. 广阔
D. 寂寞
诗人对友人的思念是通过哪个意象表现的?
A. 雨滴
B. 雁影
C. 星星
D. 竹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