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20: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20:52
铁色皴皮带老霜,含英咀美入诗肠。
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
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
待将肤凑浸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
诗人以铁色的皴皮带着老霜,品尝着茶的英华与美味,入诗的肠中。舌头的根尚未体会到那真正的味道,鼻子却先闻到了那圣洁而奇妙的香气。海上的精华难以品味出等级,江南的草木则显得平凡寻常。等到将肌肤靠近,浸润着微微的汗水,竟能感受到六月的凉意。
刘秉忠,元代诗人,因其诗作清新自然,常以民间风情与自然景色为题材,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特点。其作品风格多样,既有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尝云芝茶》是诗人对云芝茶的品尝感受的描写,体现了他对茶文化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此诗作于元代,恰逢茶文化盛行的时期,诗人通过茶,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享受。
《尝云芝茶》一诗,展现了诗人对茶的热爱与细腻的品味。开篇以“铁色皴皮带老霜”形容茶叶的外观,既具视觉的质感,也引人联想到茶叶的岁月与沉淀。接着,诗人通过“舌根未得天真味,鼻观先通圣妙香”,表现出品茶时的矛盾心理,舌尖尚未触及,但香气已先入鼻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与期待。此处的描写不仅是对茶的赞美,也点出品茶过程中感官的复杂体验。
诗中“海上精华难品第,江南草木属寻常”,揭示了茶的不同来源,海上的茶品虽珍贵,但却难以品味其等级;而江南的草木则显得平常,却同样令人向往。诗人通过这两种对比,传递出一种对平凡与珍贵的思考,体现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待将肤凑浸微汗,毛骨生风六月凉”,则是对饮茶后感受的生动描绘,既表现出茶的温润,又呈现出夏日的清凉,充满了生活的诗意。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使人感受到茶的魅力与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云芝茶的品尝,展现诗人对茶文化的热爱,反映了对生活中平凡与珍贵之间的思考,传递出一种淡雅而深刻的生活态度。
《尝云芝茶》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海上精华难品第”,指的是:
“毛骨生风六月凉”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