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22:3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22:36:28
点绛唇·寂寂珠帘
作者: 刘秉忠 〔元代〕
寂寂珠帘,凤楼人去箫声住。
断肠诗句。彩笔无题处。
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
蘅皋暮。客愁何许。
梅子黄时雨。
在寂静的珠帘后,凤楼中人已离去,箫声也随之止息。
心中有万千愁苦的诗句,却没有彩笔能将它们写下。
花瓣已经褪去残红,绿意已满西城的树木。
傍晚时分,蘅皋的景色让人愁绪满怀。
此时梅子的黄昏细雨,伴随着我失落的心情。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著名诗人,字景升,号松隐,生于元代中期,活跃于当时的文人圈子,擅长词和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意境深远,常常带有淡淡的哀愁。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元代,时代背景动荡,社会动乱,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的惆怅。
《点绛唇·寂寂珠帘》是一首充满哀愁与思念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开篇“寂寂珠帘”,以静谧的意象引入,给读者一种空灵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孤独的空间。接着“凤楼人去箫声住”,不仅描绘了离去的身影,还通过“箫声”这一音乐意象,渲染了离别的悲伤。
“断肠诗句”一句,体现出诗人内心的痛苦,尽管有无数情感想要表达,但却无处诉说,显示出一种无奈和失落。接下来的“花褪残红,绿满西城树”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花的凋谢与树木的茂盛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生活的常态。
在结尾部分“梅子黄时雨”,则进一步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交融,梅子成熟的时节,细雨纷飞,既是对自然的描绘,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这种自然与人心的共鸣,使整首词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静谧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心灵的孤寂,反映了一个文人在动荡时代中的脆弱与敏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凤楼”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离别的痛苦
C. 自然的景色
答案:A
填空题:诗中“梅子黄时雨”暗示了__的流逝。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对/错)
答案:错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但刘秉忠的词更侧重于孤独与离别的哀伤,而李清照则更注重于个人情感的复杂与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