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6:11: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6:11:46
再至采石醉歌
作者: 李蓘 〔明代〕
浮云垂天力难缚,明月落水手难攫。
白也大醉狂而痴,欲捉银蟾失双脚。
游魂诩诩不复还,水底有天长醉眠。
不然紫皇念旧史,仙骨不肯留人间。
江上飞楼横素烟,月光犹照金樽前。
有身不向醉中死,白首金貂应枉然。
浮云低垂,难以捉住;明月倒映在水中,无法捕捉。
我大醉而痴狂,想要抓住那银色的蟾蜍,却失去了双脚。
游魂飘荡,不再返回,水底的世界里长久醉眠。
若不是紫皇想念往昔的历史,仙人的骨骼又怎会留在人间?
江面上飞阁横亘在白烟之中,月光依然照耀着金樽之前。
我宁愿不在醉中死去,白头时金貂也应是徒劳无功。
李蓘是明代的一位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丰富的想象力著称。生于文人辈出的时代,李蓘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作多以情感真挚,意象鲜明为特点。
《再至采石醉歌》是李蓘在游历采石时的感悟之作。采石以其秀丽的山水而闻名,诗人借此场景抒发了对人生的思索和对自由的向往。作品中渗透着对酒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本诗通过描绘醉酒后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美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洒脱而又悲凉的情感。开篇用“浮云”和“明月”两种意象,传达出一种无常和难以捉摸的感受,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奈。接着,诗人以“银蟾”象征月亮,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因醉酒而无法实现。游魂的意象则进一步深入到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表现出一种迷茫和失落。
诗的后半部分提及“紫皇”,引出对历史的感慨,暗示人们在高位和权威面前的渺小与无奈。最后,江上的“飞楼”和“金樽”则营造出一种享乐与美的氛围,然而诗人却选择不在醉中死去,显示出对生命的珍惜。整体来看,诗歌在欢愉与悲哀之间摇摆,反映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
诗歌通过对醉酒情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短暂和无奈的感慨,展现了一种复杂的情感基调。
“浮云垂天”中的“浮云”指什么?
A. 云彩
B. 迷茫
C. 无常
D. 美好
诗中提到的“银蟾”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月亮
C. 失落
D. 灵魂
“不然紫皇念旧史”中提到的“紫皇”是指谁?
A. 皇帝
B. 神仙
C. 紫微大帝
D. 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