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05:0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05:02:33
朝中措
作者: 陈锐 〔清代〕
愁中见了笑溶溶。
花衬碧螺峰。
妆罢这般熨帖,
梦回恁地惺忪。
千篇词赋,半生歌哭,
拟付阿侬。
何日沧波一舸,
眼前已是西风。
在愁苦中看到那笑容是那么温柔。
花儿衬托着碧螺峰的美丽。
妆容打扮得如此整齐,
梦中回忆那样朦胧。
千篇词赋,半生的歌声与哭泣,
都想交给你。
何时能在大海的波涛中,
眼前却已是西风萧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千篇词赋,半生歌哭”体现了古代诗人对自己经历的总结,表达了对人生沧桑的感慨。
作者介绍
陈锐,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记录,但在诗词创作上有一定成就。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结合,风格婉约细腻。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复杂,诗人常常在愁苦与快乐之间徘徊,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渴望。
本诗通过对愁苦与欢乐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愁中见了笑溶溶”便直接引入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虽然内心愁苦,但却在外界美好的事物中发现了一丝温暖。接下来的“花衬碧螺峰”,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展示了和谐美好的环境与内心愁苦的矛盾。
而“妆罢这般熨帖”则进一步深化了对美的追求与内心情感的纠结,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中的自我形象,然而梦中情景的朦胧又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失落。诗人用“千篇词赋,半生歌哭”凝练地总结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既有创作的自豪,又有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感慨。
最后,结尾一句“何日沧波一舸,眼前已是西风”更是将整个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未来的期盼,又有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孤寂与人生的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的感悟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体现了古代文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愁中见了笑溶溶”中“笑溶溶”形容的是( )。
A. 温柔的笑容
B. 哭泣的声音
C. 激烈的争吵
诗中提到的“阿侬”指的是( )。
A. 朋友
B. 爱人
C. 家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陈锐的《朝中措》更强调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挖掘,同时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李清照的诗更显柔情,而陈锐的诗则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