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4:0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09:38
剔银灯
作者: 高佩华〔清代〕
帘外鹦哥刚睡。偏又被征鸿惊起。
落叶空阶,吹来片片,冷逼一灯红细。
雨声零碎。都不管它人憔悴。
重掩银屏十二。却正是新凉天气。
悄坐三更,罗衫轻薄,领略几分秋意。
无聊情思。好梦更谁能记。
窗帘外的鹦哥刚刚入睡,却又被远行的鸿雁惊醒。
落叶在空荡荡的台阶上,片片飘落,冷风逼近,映照着微弱的红灯。
细雨声零零碎碎,仿佛不在意人们的憔悴。
我重重地掩上银色的屏风,正是新凉的秋天气息。
我悄悄地坐在深夜,穿着轻薄的罗衫,体会着几分秋意。
无聊的情思,连好梦又有谁能记得?
“征鸿”在古诗中常常用来象征离别,表达思乡之情。鸿雁南飞,常被用来比喻远行和对故乡的思念。此外,诗中描绘的秋天场景与人们的孤独感相结合,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高佩华,清代女诗人,其作品多描写女性情感、生活细节,具有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情思。
《剔银灯》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秋夜的景象,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思绪。
《剔银灯》是一首充满秋意的抒情诗,诗人在夜晚环境中,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清冷与内心的孤寂。开篇以“鹦哥刚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但紧接着“征鸿惊起”则打破了这种宁静,表达了对离别的惆怅。落叶与冷风的描写更是增强了孤寂的感受,诗人通过“冷逼一灯红细”,让人感受到孤灯下的无奈与寂寞。
“雨声零碎”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凉,诗人似乎在这个雨夜中,加深了内心的思考与自省。重掩银屏的动作,既是对外界的隔绝,也是对内心情感的自我保护。最后,诗人以“无聊情思”结束,表达了对梦境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令人感到一丝淡淡的伤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思考,以及在孤独中对美好梦境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生活的无奈时,内心深处的情感挣扎。
诗中的“征鸿”指的是:
A. 远行的鸿雁
B. 离别的愁绪
C. 秋天的象征
D. 以上都是
诗中“重掩银屏”的意思是:
A. 关上窗户
B. 拒绝外界的干扰
C. 欣赏美景
D. 睡觉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哪种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D. 激动
答案:
此内容为对《剔银灯》的详细解析与赏析,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