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曰桃华砚,书至,制小词二首覆之 其一》

时间: 2025-07-27 23:25:37

诗句

桃华砚,秋水正盈盈。

曾伴高人吟晚翠,空山明月写幽情。

片石拟连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5:37

诗词名称: 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曰桃华砚,书至,制小词二首覆之 其一
作者: 陈家庆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桃华砚,秋水正盈盈。曾伴高人吟晚翠,空山明月写幽情。片石拟连城。

白话文翻译:

桃华砚,秋水正流淌,清澈如镜。曾经与高人一起吟唱着晚秋的翠绿,空山的明月映照着幽幽的情怀。这块石头仿佛可以连成一座城。

注释:

  • 桃华砚: 砚台的一种,出自桃华石,寓意精美。
  • 盈盈: 形容水流的样子,清澈而明亮。
  • 高人: 指有才华、修养高的人,常用于指代诗人或文人。
  • 晚翠: 晚秋时节的翠绿,形容自然景色的美。
  • 空山明月: 空旷的山间明亮的月光,常用于描绘幽静的环境。

典故解析:

  • 高人吟晚翠: 典型的文人情怀,体现了诗人与高人共赏自然之美的情境。
  • 空山明月: 此意象在古诗中常用作孤寂与思念的象征,渗透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家庆,清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诗风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诗人通过对桃华砚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和文人雅趣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桃华砚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雅趣的追求及对自然美的感悟。第一句“桃华砚,秋水正盈盈”以砚台引入,水的清澈与砚台的精致相得益彰,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接下来的“曾伴高人吟晚翠”,引入了高人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高人共赏美景的情景,表达了一种与志趣相投之人的共鸣。诗的最后一句“片石拟连城”则以石头作为结尾,象征着文人对艺术与生活的追求,暗示了诗人希望通过砚台与自然的连接,构建一个理想的精神世界。整体上,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与自然、艺术的和谐关系,让人感受到清幽与雅致。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桃华砚,秋水正盈盈。”: 描述砚台的外观和周围环境,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 “曾伴高人吟晚翠,”: 通过与高人的互动,表达文人之间的情谊与对美的共同追求。
    • “空山明月写幽情。”: 明月与空山的意象结合,传达出一种孤寂而又深远的情感。
    • “片石拟连城。”: 用石头的意象象征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暗示着心灵的归属与连接。
  • 修辞手法:

    • 比喻: “片石拟连城”将石头与城池相联,暗示其价值与意义。
    • 对仗: “空山明月”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文人对高雅情趣的向往,以及对心灵归宿的探求。

意象分析:

  • 桃华砚: 象征文化、艺术的追求。
  • 秋水: 代表清澈、宁静的自然之美。
  • 高人: 体现文人雅士的理想。
  • 空山明月: 传递孤独与思考的深邃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桃华砚”指的是哪种物品?

    • A. 一种水果
    • B. 一种书法工具
    • C. 一种乐器
    • D. 一种衣服
  2. 诗中提到的“高人”主要指什么?

    • A. 有才华的人
    • B. 高大的山
    • C. 年龄大的老人
    • D. 高级的官员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将进酒》与《望江南·澄宇以青龙潭漘所得石制一砚》的对比: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将进酒》更关注于豪放与饮酒作乐,而《望江南》则更偏向于细腻与雅致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上林春 春情 上林春色 上林春色图 上林春雨图为御史罗亨信赋 醉公子 醉公子 醉公子 醉公子 卖剑 醉公子 卖骏 醉公子 其二 次顾夐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女字旁的字 审开头的成语 闲话休题 瓦字旁的字 危同累卵 谢医 烛临 力字旁的字 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喣妪 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膏腴子弟 刀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痊复 言之有序 一塌胡涂 狎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