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7:22
上林竹深绿如箦,
滃然一片潇湘色。
春雨溟濛天际来,
净洗琅玕澹空碧。
恍疑白昼鬼神惊,
散作碎玉声琮琤。
浓深半隐玄豹色,
苍翠低含紫凤翎。
忽然云雾生眼底,
似觉阴生带秋意。
乃知画者妙入神,
力斡天机有如此。
知君爱竹非寻常,
写入图画情难忘。
岁寒节操慎自保,
凛凛应同御史霜。
上林的竹子深绿得如同绒毯,仿佛笼罩着潇湘的色彩。春雨细密地从天际而来,洗净了琅玕般的碧空。恍惚间感觉白昼的鬼神都为之惊异,雨声如同碎玉般叮咚作响。浓郁的色彩中隐隐透出玄豹的色调,苍翠的竹叶低垂,好似带着紫色的凤翎。忽然间,眼前云雾升起,似乎感受到阴影中带着秋的意蕴。此时才明白画者的技艺是多么的高超,能够掌握天机,创造出如此的景象。知道你对竹子的热爱绝非寻常,画中的情感是难以忘怀的。面对岁寒的节操,谨慎自保,理应如同御史般的清冷与坚贞。
金幼孜(约1550-1620),明代诗人,字子贞,号一庵,浙江人。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风格清新脱俗,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注重细腻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深情描绘。
本诗写于金幼孜对春雨的感悟时刻,表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浓厚的情感,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清白节操的追求。
这首《上林春雨图为御史罗亨信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示了春雨带来的自然景象和深厚的情感。诗歌开篇便以“上林竹深绿如箦”引入,色彩的浓郁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竹林象征着生机与希望。接着,春雨如丝般细密,悄然无声地洗净一切,展现出一种朦胧而又宁静的美感。诗中通过“散作碎玉声琮琤”的形象描写,传达出细雨落在竹叶上那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是在与自然对话。
“浓深半隐玄豹色,苍翠低含紫凤翎”,这两句通过颜色的对比,展现了竹子的层次感和生动的形象,进一步加深了对春雨季节的描绘。随着云雾的升起,秋意渐显,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让人深思。
最后,诗的情感升华至对节操的强调,暗示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坚守,特别是在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保持清白和正直的精神尤为重要。这种情感的传递,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春雨的描绘,展现自然的美好,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理想的深刻思考,强调在纷扰的社会中保持节操与清白的重要性。
诗中“上林竹深绿如箦”中的“箦”指的是什么?
“春雨溟濛天际来”中“溟濛”指的是什么样的雨?
诗中提到的“御史”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