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40
庭栽千个绿,好把南华读。我爱此君幽。琅玕戛玉钩。寄情时觅句,枕瑟常眠里。破壁长孙枝,思君十二时。
庭院里种了千株翠绿的竹子,正好可以在这里读《南华经》。我爱这位隐士的幽静。琅琊山的美玉在轻轻敲击。寄托情感时常寻找诗句,晚上枕着琴音常常入睡。破碎的墙壁旁,长孙的枝条蔓延,我思念你在每一个时辰。
作者介绍:唐元观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清代中期,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庭院中,诗人借助竹子、琴音等意象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音乐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醉公子 题轩外竹》是一首充满抒情与哲理的古诗。诗人巧妙地运用竹子这一意象,既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幽静与孤独。诗中提到“好把南华读”,可以看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表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竹子的“千个绿”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传达出诗人渴望清净心境的情感。
“寄情时觅句,枕瑟常眠里”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音乐和诗歌中寻找慰藉的画面,表明他在情感寄托上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空间,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和音乐,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哪部经典?
诗人喜欢在什么环境中读书?
“枕瑟常眠里”中,瑟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唐诗与清诗,唐诗常以豪放奔放见长,而清诗如《醉公子》则更倾向于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反映了时代的不同审美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