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醉公子 题轩外竹》

时间: 2025-04-26 03:51:40

诗句

庭栽千个绿,好把南华读。

我爱此君幽。

琅玕戛玉钩。

寄情时觅句,枕瑟常眠里。

破壁长孙枝,思君十二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40

原文展示

庭栽千个绿,好把南华读。我爱此君幽。琅玕戛玉钩。寄情时觅句,枕瑟常眠里。破壁长孙枝,思君十二时。

白话文翻译

庭院里种了千株翠绿的竹子,正好可以在这里读《南华经》。我爱这位隐士的幽静。琅琊山的美玉在轻轻敲击。寄托情感时常寻找诗句,晚上枕着琴音常常入睡。破碎的墙壁旁,长孙的枝条蔓延,我思念你在每一个时辰。

注释

  • 南华:指的是《南华经》,即《道德经》,是道家经典之一。
  • 琅玕:传说中的美玉,象征美好。
  • 戛玉钩:用玉石敲击的声音,形容美妙的音乐。
  • 寄情时觅句:表达在情感寄托时常常寻找诗句的情景。
  • 枕瑟:以瑟作枕,形容对音乐的沉浸和梦境的交融。
  • 破壁长孙枝:指竹子或植物从墙壁的破洞中生长出来,象征生命的顽强和对人的思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唐元观是清代的诗人,生于清代中期,具体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一个宁静的庭院中,诗人借助竹子、琴音等意象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音乐与友谊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醉公子 题轩外竹》是一首充满抒情与哲理的古诗。诗人巧妙地运用竹子这一意象,既象征着高洁的品格,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幽静与孤独。诗中提到“好把南华读”,可以看出诗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表现出一种对隐逸生活的追求。竹子的“千个绿”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传达出诗人渴望清净心境的情感。

“寄情时觅句,枕瑟常眠里”一句,展现了诗人在音乐和诗歌中寻找慰藉的画面,表明他在情感寄托上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哲理与情感的空间,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生活的感悟。诗人通过描写自然和音乐,将诗歌的情感推向高潮,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而又深邃的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庭栽千个绿:描绘庭院中生长的竹子,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2. 好把南华读:表达诗人对《南华经》的热爱,隐含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3. 我爱此君幽:表现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幽静环境的喜爱。
  4. 琅玕戛玉钩:音乐的美妙,暗示生活的雅致。
  5. 寄情时觅句:在孤独中寻求情感的寄托。
  6. 枕瑟常眠里:音乐不仅陪伴诗人入眠,也成为他内心的慰藉。
  7. 破壁长孙枝:象征生命的顽强,展现对友人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生机与希望的象征。
  • 拟人:音乐与诗句被赋予情感,表示诗人与之的亲密关系。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与音乐的热爱、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高洁、坚韧,代表诗人品格的追求。
  • 南华:道家经典,象征哲理和内心的宁静。
  • :古代乐器,象征音乐的美好与情感的寄托。
  • 长孙枝:生命的顽强与对友人的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华”指的是哪部经典?

    • A. 《论语》
    • B. 《道德经》
    • C. 《诗经》
  2. 诗人喜欢在什么环境中读书?

    • A. 热闹的市场
    • B. 宁静的庭院
    • C. 寒冷的山洞
  3. “枕瑟常眠里”中,瑟象征着什么?

    • A. 饮酒
    • B. 音乐
    • C. 书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竹里馆》

诗词对比: 对比唐诗与清诗,唐诗常以豪放奔放见长,而清诗如《醉公子》则更倾向于细腻入微的描写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反映了时代的不同审美取向。

参考资料

  • 《古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清代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和杨仲轲春难度 寄景逊 滕昌佑芙蓉 兴元府园亭杂咏 垂萝径 初入二里 辛亥孟秋戊子有虹下天绕飞泉山入东谷饮古井 蓬溪苏令均利泉 咏凫 仁宗皇帝挽诗十首 五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青字旁的字 中郎有女 未尝不可 宦牛 置酒高会 积习难除 曲眉丰颊 梗寇 移日卜夜 包含寇的词语有哪些 身字旁的字 鬥字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体开头的成语 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叽哩呱啦 没法没天 包含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