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6:13
楚泽芳兰天秀。
恁捐袂江波悽愀。
相怜缟袂寒生后。
浑不是梅花三九。
水清石见莹无垢。
照月地小莲冰透。
从他野鹿衔花走。
忍消瘦仙心依旧。
这首诗描绘了楚地的芳香和美丽的春天,仿佛在诉说着江波的悲凉。诗人寄情于寒冷的水仙花,似乎没有梅花那样的坚韧。水面清澈,石头上透出晶莹的光泽,月光下的小莲花显得冰清玉洁。纵然野鹿衔着花儿走过,诗人的仙心却依旧不愿消瘦。
沈曾植(1842-1926),字树人,号白崖,清代著名诗人、学者。他是近代文学的重要人物,以其优美的诗词和深邃的学识而闻名。
《上林春 水仙花》创作于沈曾植的晚年,正值其文学创作的高峰期。此时的沈曾植受到了清末社会动荡和个人遭遇的影响,常常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上林春 水仙花》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人在楚地的美丽环境中,细腻地描绘了水仙花的清雅与孤傲。开篇便以“楚泽芳兰天秀”引入,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随后,诗人通过“恁捐袂江波悽愀”,表达了对江波的感怀,仿佛在诉说着春水的悲凉与无奈。
在诗中,水仙花被赋予了特殊的情感,尽管它生于寒冷的环境,但其清丽脱俗,仿佛是一种高洁的象征,显示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尤其是“水清石见莹无垢”,通过清澈的水面和晶莹的石头,表现了诗人对纯净美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坚持。尽管环境的变化和外界的影响,诗人的“仙心”依旧未曾消失。这种情感的坚韧与自然的美丽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不仅是对春天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理想与纯洁的追求。
整首诗探讨了自然的美丽与人内心的情感追求,表现出一种对纯洁与理想的坚持。诗人在描绘春天的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楚泽”指的是哪个地域?
“水清石见莹无垢”中的“莹无垢”指的是什么?
诗中用什么花与水仙花进行对比?
可以将沈曾植的《上林春 水仙花》和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沈曾植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维则更强调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