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4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44:40
呜咽水,肠断为谁流。
磷火不随山雨暗,
蛩声常伴故人愁。
白骨怯清秋。
千年事,零落委荒丘。
青塳魂归环佩冷,
珠襦香散土花留。
无语泣长楸。
哀伤的水流,肠子都要断了是为谁而流呢?
磷火在山雨昏暗中依然闪烁,
蟋蟀的鸣声常常伴随着故人的愁苦。
白骨在清秋中显得怯懦。
千年的往事,如今已零落在荒丘之中。
青色的灵魂归来时,环佩却是冰冷的,
珠襦的香气散落在尘土和花朵之间。
无言之中,长长的楸树下我在哭泣。
曹贞吉(约1710-1780),字景和,号岱庵,清代诗人。他的诗风多受王维、李白等古人影响,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其作品多涉及人生哲理和对历史的思考。
这首《望江南 其二》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变迁时期,诗人通过对水流、白骨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和对故人的思念,展现出深沉的个人情感和历史的无常。
《望江南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将诗人对自然的感知与对人生的思考结合在一起。诗开头用“呜咽水,肠断为谁流”切入,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愁苦,水流似乎是为某种情感而流动,暗示着对故人的思念与深切的悲痛。接下来的“磷火不随山雨暗”则通过对光与暗的对比,展现出即使在黑暗中也有微弱的希望存在,象征着人们对生命和情感的执着追求。
“蛩声常伴故人愁”一句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愁苦的主题,蟋蟀的叫声成了夜晚思念的伴侣,增添了诗的音韵美和情感的层次。而“白骨怯清秋”则将目光转向生与死的哲理,暗示着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无情。最后几句通过“青塳魂归环佩冷”、“珠襦香散土花留”等意象,表现出对逝去青春与美好时光的追忆,似乎在诉说着一种无法言说的哀伤,情感极其细腻而深邃。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对仗和押韵,增强了音乐感,也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凝练,展现出清代诗词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抒发了对故人、往事的深切怀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和历史的思考,情感基调悲伤而深沉。
诗中“呜咽水”代表什么情感?
“蛩声常伴故人愁”中“蛩声”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白骨”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