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20:5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20:57:41
浮世憧憧为底忙,百年光景等风狂。
乾坤自隘胸襟豁,言语无多意思长。
但觉高歌同夜酌,未应别赋写春伤。
吾侪渐喜无人识,自做无名草木香。
在这纷扰的世间,我们都在忙碌,百年光阴如风般狂奔。
天地宽阔却让我心胸开阔,言语虽少却蕴含深意。
只觉得在夜里高歌,伴着酒杯,未必要为春天的愁苦而写诗。
我们渐渐习惯无人识得,便自得其乐,如无名的草木散发芬芳。
陈著,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世事的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他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带有哲理性。
本诗应是作者在某个闲适的时刻,面对世俗的忙碌与浮躁,感叹人生的短暂与内心的宁静。诗中表现出对生活的淡泊和对自我内心世界的关注,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人生哲学的探索。
这首诗透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浮世喧嚣的无奈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以“浮世憧憧”为引,描绘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的无所适从,百年光景如同狂风般一去不复返,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然而,作者却在这喧嚣中寻找到了一种内心的宽广,“乾坤自隘胸襟豁”,展现了他超然物外的胸襟与境界。
后半部分的“但觉高歌同夜酌”,则是他与友人共饮时的愉悦,体现出一种洒脱和对生活的热爱。不必因春天的伤感而写诗,反而更愿意在无名的草木中寻找自我。这种自得其乐的心态不仅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本质的理解。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草木香”这一象征,表明即使无人识得,依然可以散发出属于自己的芬芳。诗中蕴含的哲理和人生观使人深思,展现了宋代文人那种“宁静致远”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世俗繁忙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强调即使无人识得,内心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仍是最重要的。
诗中“浮世憧憧”为何意?
A. 繁忙的生活
B. 宁静的自然
C. 诗人的内心
答案:A
“自做无名草木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名利的渴望
B. 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C. 对友谊的珍视
答案:B
诗中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答案:B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陈著的这首诗更显淡泊。李白强调“君不见”的豪情壮志,而陈著则在繁忙中寻找内心的宁静,体现了不同时代文人对生活的不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