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夏初临》

时间: 2025-05-13 04:23:53

诗句

日透丛槐,蝉鸣高柳,碧纱窗户风生。

玉骨清凉,迟迟午倦钗轻。

含愁斜倚银屏。

看双双、蛱蝶多情。

黄金槛外,湘妃帘底,不耐闲行。

梦沉寒玉,灰冷炉烟,金针闲却,绣线飘零。

粉慵朱懒,台前鸾镜空明。

泪眼盈盈,伴孤眠、朝燕昏萤。

甚炎蒸。

追思往事,意冷如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4:23:53

原文展示

日透丛槐,蝉鸣高柳,碧纱窗户风生。
玉骨清凉,迟迟午倦钗轻。
含愁斜倚银屏。看双双蛱蝶多情。
黄金槛外,湘妃帘底,不耐闲行。
梦沉寒玉,灰冷炉烟,金针闲却,绣线飘零。
粉慵朱懒,台前鸾镜空明。
泪眼盈盈,伴孤眠朝燕昏萤。
甚炎蒸。追思往事,意冷如冰。

白话文翻译

阳光透过丛生的槐树,蝉声在高大的柳树间鸣叫,清风轻轻拂过碧纱窗。
凉意如玉,午后倦怠,轻轻地钗子滑落。
我含愁斜倚在银色屏风旁,看那双双的蛱蝶如此多情。
黄金的栏杆外,湘妃帘下,我对无所事事感到厌倦。
梦中沉浸在寒玉般的思绪里,炉火灰冷,金针闲置,绣线随风飘零。
粉面惺忪,朱色的镜子在台前空明。
泪眼汪汪,伴我孤眠,早晨的燕子和昏暗的萤火虫。
如此炎热的夏天,追忆往事,心情冷如冰霜。

注释

  1. 丛槐:指生长茂盛的槐树,象征夏天的生机。
  2. 碧纱窗:青绿色的纱窗,常用以遮阳。
  3. 玉骨:形容清凉的感觉,似玉一般的清冷。
  4. 蛱蝶:一种美丽的蝴蝶,象征爱情与美好。
  5. 湘妃帘:传说中湘妃所用的帘子,象征柔情与思念。
  6. 寒玉:比喻清冷的梦境或思绪。
  7. 泪眼盈盈:形容眼泪汪汪,忧伤的神情。
  8. 燕昏萤:指早晨的燕子与黄昏的萤火虫,象征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求可,清代诗人,因其诗词清新脱俗而受到赞誉,风格多以抒情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夏初,恰逢盛夏时节,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表现出对夏天的感受以及对往事的追忆。

诗歌鉴赏

《夏初临》是一首充满夏日气息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即以“日透丛槐,蝉鸣高柳”描绘出一种生动、热烈的夏日氛围,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点点光影,以及蝉鸣的声音,使人感受到夏季的热烈与活力。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情感的愁苦悄然流露,尤其是“含愁斜倚银屏”的意象,暗示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诗人在夏日的美好景象中,仍然无法摆脱心中的沉重,似乎在追忆往事中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后半部分的意象则更加沉重,“梦沉寒玉,灰冷炉烟”表达了内心的冷清与失落,似乎在追忆那些美好的过往,却又被现实的冷酷所包围。诗中反复出现的“泪眼盈盈”和“伴孤眠”,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炎热的夏天中心中却是无尽的冰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日透丛槐:表现阳光透过树叶的景象,营造出夏日的清新感。
  2. 蝉鸣高柳:蝉鸣声响,增添了夏季的生动气息。
  3. 碧纱窗户风生:清风拂过窗户,暗示夏日的舒适与宁静。
  4. 玉骨清凉:比喻凉爽的感觉,反映出对夏日的享受。
  5. 含愁斜倚银屏: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忧愁与思念。
  6. 看双双蛱蝶多情:蛱蝶象征爱情与美好,暗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7. 黄金槛外,湘妃帘底: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对比。
  8. 泪眼盈盈,伴孤眠:表达了对往事的追忆与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骨”比喻清凉的感觉。
  • 拟人:如“蝉鸣”赋予蝉以生命的特质。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对偶,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夏日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往事的追忆,同时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突显了人们在美好外表下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丛槐:象征生机与繁茂。
  2. 碧纱窗:象征宁静与舒适。
  3. 蛱蝶:象征爱情与美好。
  4. 湘妃帘:象征柔情与思念。
  5. 泪眼:象征忧伤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日透丛槐”描绘了什么景象?

    • A. 夜晚的景色
    • B. 夏日的阳光
    • C. 秋天的落叶
  2. “泪眼盈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开心
    • B. 孤独与忧伤
    • C.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蛱蝶”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短暂
    • B. 爱情与美好
    • C. 友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夏日绝句》: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陆求可与杜甫:陆的《夏初临》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的《夏日绝句》则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对社会的关怀。两者虽同为夏日题材,却在情感基调与表现手法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诗词解析与创作技巧》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冯永之号冰壶工水墨丹青 繁昌道中 对月 读岳武穆王传 读十七全史岁久而彻 读家集 读董卓传 冻吟 冬夜山中 冬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鼠雀之牙 一瓜共食 有一利必有一弊 对天发誓 包含牝的词语有哪些 云中白鹤 名利场 讲官 思干 提土旁的字 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三框儿的字 弓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字 四海皆兄弟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匕字旁的字 踵武前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