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5:03
望秦川
作者: 胡斗南 〔近代〕
绿意横塘腻,春痕夹岸肥。
轻舟又向渡头移,
恰是桃花落后雨来时。
烟积溶溶恨,云添渺渺思。
鲤鱼风信未全非,
可有莫愁双桨趁潮归。
全诗翻译:
绿意在塘边蔓延,春天的痕迹夹杂着肥美的岸边。轻舟再次向渡头驶去,正是桃花落后雨水滋润的时候。烟雾弥漫,溶溶的怨恨在心中升起,云朵增添了淡淡的思念。鲤鱼的风信虽未全然真实,但是否能有莫愁的双桨趁着潮水归来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莫愁”是古代词中常出现的人物,象征着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期待。在诗中可能暗示着诗人对某个人的思念。
作者介绍:
胡斗南,近代诗人,生于清末,卒于民国,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多以自然风光和人生感悟为题材,语言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情感的思考。时代的变迁让诗人心中充满了对旧时光的惆怅与怀念。
《望秦川》是一首描绘春日景色的抒情诗,从清新的自然景象入手,逐渐引入诗人的内心情感。诗的开头用“绿意横塘腻,春痕夹岸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图景,绿意与春痕交织,展现了春天的丰盈与厚重。接下来的“轻舟又向渡头移”则引导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轻舟的移动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的流动。
“恰是桃花落后雨来时”一句,恰如其分地点出了时节的转换,桃花落下,雨水随之而来,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无常。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开始表达内心的情感,“烟积溶溶恨,云添渺渺思”,烟雾和云彩象征着诗人心中无法释怀的怨恨和思念,情感变得愈发浓烈。
最后的“可有莫愁双桨趁潮归”更是点明了诗人的心意,期待着某个熟悉的人能够归来,与他共度这段春日时光。这种情感的共鸣,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期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期待,情感复杂而深邃,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春天的生机
C. 远方的思念
“轻舟又向渡头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期待
B. 宁静
C. 忧伤
“可有莫愁双桨趁潮归”中的“莫愁”指的是?
A. 一种植物
B. 一位人名
C. 一种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可与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比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内心情感,但前者更多的是对春天的期待,后者则是对宁静秋天的享受。
推荐书目:
以上是《望秦川》的详细解析与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