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二》

时间: 2025-05-13 12:55:14

诗句

登高须上最高峰,直透云关第一重。

此处山头高几许,如何留得白云踪。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2:55:14

原文展示:

九日登胶山绝顶十首 其二
登高须上最高峰,
直透云关第一重。
此处山头高几许,
如何留得白云踪。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登高必须要攀登到最高的山峰,才能穿透那第一层云雾。这里的山头有多高呢?又怎么能够留下白云的踪迹呢?

注释:

  • 登高:登高的意思就是爬山。
  • :必须。
  • 直透:直接穿透。
  • 云关:云雾环绕的地方。
  • 第一重:指最上面的那层云。
  • 此处:这里。
  • 山头:山的顶端。
  • 几许:多少,多少的意思。
  • 留得:留存,留下的意思。
  • 白云踪:白云的踪迹。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登高”一词在古典诗词中常常象征着追求更高境界的志向,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定,清代诗人,因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风格清新,具有较强的个性特征。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九月九日),古人重阳登高有避邪、祈福之意。诗人以登高为契机,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及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登高”作为切入点,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同时也隐含着人生哲理的思考。诗的开头便指出“须上最高峰”,这不仅是字面上的攀登,也是对人生追求的一种暗喻。作者通过“直透云关第一重”描绘出一种高远的志向,似乎在说,只有达到更高的境界,才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

接下来的“此处山头高几许”,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好奇。山的高度并不只是物理上的,更象征着一种精神的高度。而“如何留得白云踪”则引发了读者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的思考,白云虽美丽,却无形无影,仿佛正是人生的理想和追求,虽难以完全把握,却值得我们不断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哲理,意象鲜明,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学的思考,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登高须上最高峰:强调了追求的目标,只有到达最高峰,才能领略到更广阔的视野。

  2. 直透云关第一重:形象地描绘了穿透云层的感觉,象征着突破重重困难。

  3. 此处山头高几许:引发思考,山的高度不仅是物理意义的,更是对自身追求的反思。

  4. 如何留得白云踪:表达人生的短暂和理想的难以把握,留给读者以深刻的哲理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登高”比作对人生的追求。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展现了诗人高远的志向与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高峰:象征着目标与理想,体现出追求卓越的精神。
  • :代表着理想的美好与难以捉摸,激发人们对自由与梦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提到的“最高峰”象征什么? A. 物理高度
    B. 人生理想
    C. 自然景观

  2. “如何留得白云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通过“登高”的意象,表达对壮丽景色的向往和人生的哲学思考。两首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赏析》

相关查询

追和东坡题李亮功归来图 送邓慎思归长沙觐省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 减字木兰花(私情) 次韵师厚病间十首 次韵马荆州 将归叶先寄明复季常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 荆南签判向和卿用予六言见惠次韵奉酬四首 邹松滋寄苦竹泉橙麴莲子汤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盎盂相击 麻字旁的字 馨繁体字书写指南_掌握汉字馨的正确写法 匉訇 带心字底的字有哪些?带心字底的汉字大全 生字旁的字 莱茵河 母字旁的字 自视甚高 横竖勾的汉字_带横竖勾的汉字大全 以死济之 不按君臣 夹壮 9画起名常用字精选_9画吉利汉字推荐 校簿 犬字旁的字 小题大做 白结尾的成语 描写美景的诗_千山万水的美景诗句赏析 倒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