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渔父》

时间: 2025-05-04 02:58:01

诗句

夕阳波上钓丝轻,风入蒹葭窸窣鸣。

辞剑为怜逋客难,鼓桡曾笑逐臣清。

数声竹笛湘江阔,一帽山花白发明。

南北去来人自老,几多空抱羡鱼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58:01

原文展示:

夕阳波上钓丝轻,
风入蒹葭窸窣鸣。
辞剑为怜逋客难,
鼓桡曾笑逐臣清。
数声竹笛湘江阔,
一帽山花白发明。
南北去来人自老,
几多空抱羡鱼情。

白话文翻译:

夕阳映照下,波光粼粼,钓丝轻轻摇曳;微风拂过,芦苇轻声细语。放下剑来,是因为怜惜那些流浪的客人太过艰难;曾经划桨时,曾笑谈过那些清白的臣子。湘江宽广,竹笛声声回响;一顶草帽下,白花映衬着灰白的头发。南北行走的人们都在渐渐老去,多少人空怀着对鱼儿的羡慕与渴望。

注释:

字词注释:

  • 逋客:指逃避现实的人,这里指诗人对社会隐士生活的向往。
  • 鼓桡:指划船的桨,象征着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湘江:指湖南的湘江,风景秀丽,常被文人歌颂。
  • 羡鱼情:意指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象征着一种无奈的羡慕。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辞剑”意指放下武器,隐喻诗人对纷扰世事的放弃,追求内心的平静。
  • “竹笛”常与山水田园相结合,象征着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善住,元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写渔父的生活,表达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渔父》是一首描绘渔父生活的诗,诗中展现了夕阳下的钓鱼情景,透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渔父生活的闲适与世俗的纷扰对比,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诗的前两句“夕阳波上钓丝轻,风入蒹葭窸窣鸣”营造出一种惬意的自然画面,夕阳下的波光和芦苇的轻声细语,仿佛让人沉浸在宁静的世界中。

接下来的两句“辞剑为怜逋客难,鼓桡曾笑逐臣清”则引入了更深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放下武器和划桨的形象,反映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对世事的无奈与对自由的追求。尤其是“逐臣清”这句,强调了对当权者的冷嘲热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反叛。

最后的“南北去来人自老,几多空抱羡鱼情”,总结了诗人的感慨,人生如梦,岁月无情,尽管人们对自由的渴望与向往,最终却难逃时间的流逝。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运用了大量的自然元素,不仅展示了渔父的生活,更映射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渴望,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夕阳波上钓丝轻:描绘了夕阳下水面的宁静和渔夫悠闲的钓鱼情景。
  2. 风入蒹葭窸窣鸣:微风拂过芦苇,发出轻微的声音,增加了自然的生动感。
  3. 辞剑为怜逋客难:放下武器是因为对逃避现实的人的同情,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挣扎。
  4. 鼓桡曾笑逐臣清:曾经在划船时,笑谈那些清白的臣子,展示了对世俗的嘲讽。
  5. 数声竹笛湘江阔:竹笛声在宽广的湘江上回荡,象征着一种自由与洒脱的生活。
  6. 一帽山花白发明:帽子下的白发,暗示了岁月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7. 南北去来人自老:无论南北,人生都在不断流逝,强调时间的无情。
  8. 几多空抱羡鱼情:许多人对自由生活的羡慕与追求,终究是空幻的梦想。

修辞手法:

  • 比喻:以“钓丝”“竹笛”等意象比喻渔父的闲适生活,反映内心的宁静。
  • 拟人:将自然元素如风、芦苇拟人化,使其具有生命力。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生活,探讨了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夕阳:象征着人生的黄昏与沉静,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 钓丝:象征着闲适的生活状态,寄托着诗人的愿望与向往。
  • 蒹葭:象征着自然的柔美,与诗人的内心世界相呼应。
  • 竹笛:象征着古代文人的雅趣,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 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令人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辞剑”为何?

    • A) 表示放弃武器
    • B) 表示获得胜利
    • C) 表示出海捕鱼
    • D) 表示结交朋友
  2. “南北去来人自老”中,强调了什么?

    • A) 地理位置
    • B) 年龄的增长
    • C) 生活的变化
    • D) 诗人的旅行
  3. 诗中的“竹笛”象征什么?

    • A) 音乐的美好
    • B) 文人雅士的生活
    • C) 自然的和谐
    •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描绘了理想中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自然景色描绘内心的宁静,展现了隐士生活的理想。

诗词对比:

  • 比较《渔父》和李白《将进酒》,分别展现了隐逸与豪放的对立,前者追求的是一份宁静与内心的安宁,而后者则强调豪放与对自由的追求。
  • 诗中的意象与情感基调也有显著差异,反映了不同诗人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代诗词选》:收录了多位元代诗人的作品,便于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
  • 《古诗词鉴赏》:提供了对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相关查询

二月二十日再锁宿四绝 挽葛夫人二首 记杂画 □□□ 戏郑闽清灼艾 挽陈建昌 送大渊宰安溪七言三首 沁园春·吉梦维何 杂兴十首 赠雪山李道人二首 其一 病中九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框儿的字 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凶很 旧岁 鸟字旁的字 抹牌 举结尾的成语 袖中挥拳 终身不渝 不到乌江不尽头 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隹字旁的字 征贵征贱 舟字旁的字 强本节用 炫石为玉 树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