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 泊皖城,忆张紫帆,三次前韵》

时间: 2025-05-25 03:13:19

诗句

空翠浑无界。

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

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

认云气都经刻画。

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

且还我,看山债。

迎江塔影岿然在。

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

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

早付与风飘雪洒。

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

怀古恨,共君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3:19

原文展示:

金缕曲 泊皖城,忆张紫帆
作者: 易顺鼎 〔清代〕

空翠浑无界。猛推篷四围山色,乌飞犹碍。想见诗仙吟眺处,湘管一枝曾带。认云气都经刻画。眼底长江东下急,问何能流出兴亡外。且还我,看山债。迎江塔影岿然在。怅难寻夕阳天末,楼名镇海。三国六朝如梦过,禁得英雄几醉。早付与风飘雪洒。不解近时何意绪,但茫茫总觉愁来会。怀古恨,共君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无边的青翠山色,推开船篷,四周是高山的轮廓,黑乌鸦飞过,依然有些阻碍。想起那位诗仙曾在此吟唱的地方,手中曾携带着湘江的乐器。眼前的云气仿佛经过精心的描绘,长江在我眼底奔腾而下,问它何以能超越兴亡的界限。请还我那看山的债务。迎江塔的影子依然巍然屹立,令人愁怅的是夕阳已难以在天边寻觅,楼名“镇海”。三国六朝如梦一般过去,英雄们又何能抵挡几杯醉酒。早已将这一切交付给随风飘扬的雪花。对近来的情绪无能为力,但我总是感到茫然的愁绪将会再次相会。怀古的怨恨,与君共感疲惫。

注释:

字词注释:

  • 空翠:形容山色空灵而翠绿。
  • 猛推篷:指用力推开帆篷。
  • 乌飞:乌鸦飞过,象征着阻碍。
  • 湘管:指湘江的乐器,常与诗词联系。
  • 认云气:识别天空的云气。
  • 兴亡:指国家或个人的兴盛与衰亡。
  • 镇海:为楼名,象征着稳重和安宁。

典故解析:

  • 诗仙:指李白,常被称为“诗仙”,其豪放的诗风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
  • 三国六朝:指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及六个朝代,代表了中国历史的兴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易顺鼎是清代的诗人,生平较为低调,其作品多描写山水、历史,风格清新,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泊舟皖城时,受到历史与自然的启发,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与对往昔的追忆。

诗歌鉴赏:

易顺鼎的《金缕曲》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皖城的自然景色与历史情怀,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诗中以“空翠浑无界”开篇,描绘出一幅苍翠欲滴的山水画面,似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与静谧。接下来,诗人提到“猛推篷四围山色”,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引发了诗人心中对历史的无限遐想。通过对“诗仙”的回忆,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抒发了对伟大诗人的仰慕和对自己身世的思考。

“问何能流出兴亡外”一句,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思索,长江奔流不息,象征着历史的延续与变迁,令人感慨万千。整首诗在对古今的交织中,透出对历史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情感深沉,意境辽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空翠浑无界:描绘了无边的青翠山色,表达出自然的广袤。
  2. 猛推篷四围山色:动作的描写,体现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3. 乌飞犹碍:象征着生活中的阻碍与烦恼。
  4. 想见诗仙吟眺处:回忆与李白的关联,表达对伟大诗人的崇敬。
  5. 湘管一枝曾带:提到乐器,增添了诗的音乐感。
  6. 认云气都经刻画: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绘。
  7. 眼底长江东下急:长江奔流,象征着历史的延续。
  8. 问何能流出兴亡外:对历史兴亡的思考,哲理性强。
  9. 且还我,看山债:表达对山水的眷恋与依赖。
  10. 迎江塔影岿然在:塔影的坚固,象征着历史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长江”比喻历史的流逝。
  • 拟人:赋予景物以情感,如“认云气”。
  • 对仗:如“空翠”和“猛推篷”,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沉思,展现了诗人怀古的情怀和对人生的思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空翠: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广阔。
  • 长江:历史的象征,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塔影:象征着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诗仙”指的是哪位诗人? A. 杜甫
    B. 李白
    C. 白居易

  2. “问何能流出兴亡外”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个人情感的探索
    B. 对历史的思考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诗中“迎江塔影岿然在”中“岿然”一词的意思是? A. 坚固不动
    B. 飘然若仙
    C. 轻盈而动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登高》

诗词对比: 易顺鼎的《金缕曲》与李白的《庐山谣》在意境上有相通之处,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思考。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易顺鼎的诗则体现出细腻的情感与历史的沉重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送王大昌龄赴江宁 过燕支寄杜位 敦煌太守后庭歌 首秋轮台 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亭观眺 题苜蓿峰寄家人 宿铁关西馆 客舍悲秋有怀两省旧游呈幕中诸公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拼音yu的汉字全收录_yu的常用字详解 捺的字有哪些_汉字捺笔顺详解与常见捺字示例 真霄 马旁的字有哪些?带马旁的汉字大全 包含潭的词语有哪些 湿结尾的成语 行字旁的字 酸涩 冒险主义 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立字旁的字 娓娓不倦 瑰琼 弓字旁的字 周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周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力争上游 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蟠潜 皮笠 饶字的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汉字饶的笔画顺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