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南柯子 次韵卫立礼春街蹋月》

时间: 2025-04-27 05:25:02

诗句

门掩黄昏后,风销绛蜡时。

行春小队夜参差。

一曲仙音,飞上广寒枝。

不访金钗客,空歌白*衣。

画桥梅影散玻璃。

月底婆娑,带得暗香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25:02

原文展示:

门掩黄昏后,风销绛蜡时。
行春小队夜参差。
一曲仙音,飞上广寒枝。
不访金钗客,空歌白衣。
画桥梅影散玻璃。
月底婆娑,带得暗香归。

白话文翻译:

黄昏后,门已关上,微风中蜡烛的红光渐渐消散。
春游的小队伍在夜色中显得错落有致。
一曲仙乐飘荡,飞向广寒宫的枝头。
不去拜访金钗的客人,反而空歌白衣的女子。
画桥上梅花的影子散落在玻璃上。
月光下,梅花轻轻摇曳,带着淡淡的香气归来。

注释:

  • 绛蜡:红色蜡烛,常用来表示节日或聚会时的烛光。
  • 行春:春游,指春天赏玩。
  • 仙音:仙女的音乐,形容音乐的优美。
  • 广寒枝:指广寒宫中的树枝,象征月宫。
  • 金钗客:佩戴金钗的女子,象征高贵的女性。
  • 白衣:指平凡的女子,可能是指普通的游女。
  • 画桥:装饰美丽的桥,象征浪漫的景致。
  • 婆娑:形容轻盈摇曳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亨贞,元代诗人,字仲明,号青松,兴化人,才华横溢,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脱俗,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夜,描绘了春游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反映了元代文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南柯子 次韵卫立礼春街蹋月》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夜的迷人景致。诗中通过“门掩黄昏后”开篇,既引入了时间的切换,又营造了宁静的氛围。接着“风销绛蜡时”,蜡烛的光辉渐渐消逝,暗示着夜色的降临,营造出一种柔和而清幽的感觉。

“行春小队夜参差”描绘出一群人在春夜游玩的情景,表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而“仙音”则引入了音乐的美好,与自然环境相融。诗人用“飞上广寒枝”这个意象,巧妙地将人间的音乐与神话中的月宫联系在一起,仿佛将人间的春游与仙境的美好相结合,展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境界。

“不访金钗客,空歌白衣”中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珍视,金钗象征着富贵,而白衣则代表普通,诗人似乎认为真正的美在于真实与自然的状态。在“画桥梅影散玻璃”中,梅花的影子与玻璃相映成趣,构成了一个朦胧而浪漫的画面,象征着春天的柔美。

最后一句“月底婆娑,带得暗香归”将整个诗的意境推向高潮,月光下的梅花摇曳生姿,暗香飘散,给人以无尽的遐想与美好的体验,仿佛诗人也在此刻沉浸于自然的美好之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惆怅。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春天夜晚的宁静与美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门掩黄昏后:夜晚来临,门已关上,暗示着宁静的环境。
  2. 风销绛蜡时:微风拂动,蜡烛的光芒逐渐消逝,给人一种温柔的感觉。
  3. 行春小队夜参差:春天的游队在夜色中显得错落有致,生动地描绘了春游的场景。
  4. 一曲仙音,飞上广寒枝:美妙的音乐仿佛飞向月宫,体现出人间与仙境的交融。
  5. 不访金钗客,空歌白衣:不去探访高贵的女子,而是吟唱平凡的生活,反映出诗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6. 画桥梅影散玻璃:画桥上的梅花影子映在玻璃上,构成一幅优美的画面。
  7. 月底婆娑,带得暗香归:月光下梅花轻轻摇曳,香气飘散,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仙音”,增强了诗的神秘感。
  • 对仗:如“金钗客”与“白衣”,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拟人:梅影“散玻璃”,使静物生动起来,增加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春夜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出一种淡淡的惆怅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黄昏:象征着一天的结束,暗示宁静。
  2. 绛蜡:象征着温暖的光辉,代表着节日的氛围。
  3. 仙音:象征着美好的音乐,体现诗人对艺术的追求。
  4. 金钗:象征着富贵与高雅。
  5. 白衣:象征着普通与真实的生活状态。
  6. 梅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柔情。
  7. 暗香:代表春天的气息,象征着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门掩黄昏后”表达了什么?
    A. 白天的喧嚣
    B. 夜晚的宁静
    C. 春天的到来

  2. “不访金钗客”中的金钗象征什么?
    A. 平凡
    B. 富贵
    C. 自由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悲伤
    B. 喜悦
    C. 悠闲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写了春夜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其情感更加细腻与柔弱,而邵亨贞的《南柯子》则更显洒脱与悠然。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邵亨贞研究》
  • 《古代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登东山 王伯潜水东寺院斋居 樟山凹看云作歌 尘海 怀仁里夜集同宋筱珩 舟夜 西江月 登楼望黄山 山居即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言归正传 牛字旁的字 灰心短气 无私之光 韬迹隐智 羣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秽草 蹑屩檐簦 群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包含顽的成语 包含脯的词语有哪些 枯木再生 邑字旁的字 地面温度 里字旁的字 臣字旁的字 烈气 各霸一方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