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8:16: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8:16:09
黄花半老清霜后,
忆弟看云白昼眠。
妙质不为平世得,
悠悠生死别经年。
秋天的菊花已经半老,经过清霜的洗礼,我在白天的梦中回忆起我的弟弟。才华横溢的人并不一定能在世俗中得到应有的赏识,生与死的离别已经过去了许多年。
"黄花"常与重阳节相关,古时有登高赏菊的传统,寓意长寿和对逝者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弟"可能指诗人的兄弟,反映了家庭情感与亲情的深厚。
作者介绍: 程敏政(约1555-1625),字时中,号惭愧,明代诗人。他以其清新的诗风和深沉的情感而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重阳节前后,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明代社会动荡,诗人身处于动荡的时代,心境常常受到时代背景的影响。
这首诗充分展现了程敏政对时光流逝和生死离别的深刻思考。开篇的“黄花半老清霜后”以菊花的状态引入,象征着生命的衰老与无常,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视为坚韧和高洁的象征,尤其在重阳节时更显其寓意。接下来的“忆弟看云白昼眠”则将思绪引向对弟弟的怀念,诗人在白昼中沉浸于对亲人的回忆,体现了深沉的情感与孤寂的心境。
“妙质不为平世得”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俗的失望,才华横溢的人常常难以在平常的世界中得到应有的认可,反映了对社会不公的无奈与叹息。最后一句“悠悠生死别经年”则加深了对生死离别的感慨,时间的流逝掩埋了多少回忆,使人愈加感到脆弱而又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弟弟、社会和生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感悟,情感真挚且深邃,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死离别与世俗的无奈,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对优秀人才被埋没的惋惜,深刻反映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冲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花半老”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弟弟的感情是怎样的?
“妙质不为平世得”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但更侧重于对生活困境的感叹。与程敏政的作品相比,杜甫的诗歌更具历史的厚重感与社会的压迫感,而程敏政则更加关注个人情感与生命的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