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九日期登高不果遂集王郎中钦佩青溪上限韵》

时间: 2025-05-12 14:04:20

诗句

王子幽居水竹东,故人佳节对清风。

愁看丛菊萧条甚,兴引高台怅望中。

日静钟山流远碧,天寒枫树落殷红。

共嗟物色惊人眼,纵饮何辞百盏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4:04:20

原文展示

王子幽居水竹东,
故人佳节对清风。
愁看丛菊萧条甚,
兴引高台怅望中。
日静钟山流远碧,
天寒枫树落殷红。
共嗟物色惊人眼,
纵饮何辞百盏空。

白话文翻译

王子在水竹东边幽静的地方居住,
在佳节时与故人对坐在清风中。
愁苦地看着丛生的菊花,感到萧条无比,
兴致勃勃地登上高台,怅然望着远方。
日光静静地洒在钟山,远处的水流碧绿如洗,
天寒之际,枫树的叶子纷纷落下,红如血。
我们共同感叹,眼前的景色让人惊讶,
即使饮酒,也无所谓百杯空荡荡。

注释

  • 幽居:隐居、居住在偏僻的地方。
  • 清风:指的是清新的风,常用来形容环境的优雅。
  • 丛菊:指的是成片的菊花,象征着秋天的萧条。
  • 怅望:怅然若失地眺望。
  • 钟山:可能指钟山的景色,钟山在古代常被赋予美丽的意象。
  • 殷红:形容颜色鲜艳的红色。
  • 物色:指自然景色的变化和特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洋,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风格以清新脱俗著称,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内心的情感。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是登高赏菊的传统节日。诗人原本计划登高,却因故未能如愿,因而在青溪上与故人相聚,借此表达对节日的惋惜和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歌鉴赏

《九日期登高不果遂集王郎中钦佩青溪上限韵》是一首富有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对友人和生活的深切思考。诗的开头以“王子幽居水竹东”引入,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接着,诗人以“愁看丛菊萧条甚”道出自己因未能登高而感到的失落与忧愁。转而描绘钟山的宁静与枫树的红叶,表现出秋天的美丽与萧瑟,形成了一种对比。

整首诗在情感上既有对节日的惋惜,又有对自然美的赞美,最终升华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诗人将那种感伤与欣赏融为一体,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个体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王子幽居水竹东,
    描述王子居住在水竹旁的幽静场所,展现出一种清静的环境。

  2. 故人佳节对清风。
    与旧友共度佳节,感受到清风的拂面,传达了友谊的温暖。

  3. 愁看丛菊萧条甚,
    眼前的菊花显得萧条,抒发了诗人的忧愁情绪。

  4. 兴引高台怅望中。
    诗人登高望远,却因心中愁绪而感到怅然。

  5. 日静钟山流远碧,
    描述钟山在宁静的阳光下,水流碧绿如洗,展现自然的美丽。

  6. 天寒枫树落殷红。
    寒冷的天气中,枫树的红叶纷纷落下,增添了秋天的凄美。

  7. 共嗟物色惊人眼,
    朋友之间对自然景色的惊叹,展现了人们对美的感受。

  8. 纵饮何辞百盏空。
    就算酒杯空无,也无所顾忌,表达了一种洒脱的心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日静钟山流远碧”,将景色比作洗净的碧水,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通过“共嗟物色惊人眼”,让自然景色仿佛有了生命,能引发人的感叹。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自然美的感叹和对好友的珍惜,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水竹:象征着清幽的环境和隐逸的生活。
  2. 菊花:秋天的象征,代表了萧条与孤独。
  3. 钟山:象征着宁静与美丽的自然。
  4. 枫树:代表秋天的色彩,传达出一种悲凉的美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春节
    • B. 中秋节
    • C. 重阳节
    • D. 端午节
  2. 诗中“王子幽居水竹东”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环境?

    • A. 喧闹的城市
    • B. 宁静的山水
    • C. 繁华的街道
    • D. 荒凉的沙漠
  3. 诗中“愁看丛菊萧条甚”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 A. 高兴
    • B. 悲伤
    • C. 恼怒
    • D. 迷惑

答案

  1. C. 重阳节
  2. B. 宁静的山水
  3.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登高壮观》:同样通过登高表达对自然的感受。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秋天的山水景色,展现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诗词对比

  • 孟洋《九日期登高不果遂集王郎中钦佩青溪上限韵》李白《庐山谣》: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但孟洋的诗更为细腻,展现了内心的愁苦,而李白则更为豪放,体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映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金凤钩 其一 燕来 金凤钩 咏绣鞋 金凤钩 独见鞋 金凤钩·送春 采莲子 其二 本意 采莲子 其一 本意 采莲子 其二 采莲子 其一 采莲子 其二 银莲 采莲子 其一 银莲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谷的成语 帝策 辛字旁的字 短丧 识结尾的成语 包含踒的词语有哪些 新昏宴尔 长字旁的字 弓字旁的字 逆厄 劝力 渺渺茫茫 斤字旁的字 角字旁的字 晦盲否塞 箭拔弩张 希世之才 墙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