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9:11: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11:04
主家阴洞细烟雾,
留客夏簟清琅玕。
春酒杯浓琥珀薄,
冰浆碗碧玛瑙寒。
误疑茅堂过江麓,
已入风磴霾云端。
自是秦楼压郑谷,
时闻杂佩声珊珊。
主人家在阴凉的洞里,细细的烟雾弥漫。
留客的夏席上清凉可人,琅玕美酒在杯中浓烈。
春天的酒杯里,琥珀色的酒薄薄的,
而冰凉的碗中盛着碧玛瑙般寒冷的饮品。
我误以为是茅草屋在江边的山麓,
却已身处风中的台阶,仿佛云端般遥远。
这里本是秦楼压迫郑谷的地方,
时不时传来珠宝的碰撞声,清脆悦耳。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作品涉及政治、历史、社会等多个方面,尤其以抒发民生困苦而广受赞誉。杜甫的诗风沉稳,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常用典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郑驸马宅宴洞中》作于杜甫与友人郑驸马的宴会之际。此时,杜甫正处于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社会动荡使他的创作充满了对人情的思考与感悟。诗中描写的宴席场景,既是对友谊的珍视,也是对当时现实的反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阴凉洞中进行的宴会,气氛幽静而清雅。开篇便用“阴洞细烟雾”描绘了环境的特征,给人以清凉幽静的感受。接着通过对酒食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宴会的奢华与温馨。诗人用“琅玕春酒”和“碧玛瑙寒”描绘饮品,既表现了美酒的色泽,又引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而在宴会的欢乐中,诗人又不忘对现实的思考,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慨与无奈。尤其最后两句,将宴会的欢愉与社会的压迫对比,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使读者感受到盛筵背后隐藏的历史沉重感,体现了杜甫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
整首诗通过描绘宴会的欢愉与环境的幽静,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隐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表达了他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与思考,展现了杜甫深刻的人文关怀。
诗中“阴洞”指的是:
A. 明亮的房间
B. 阴凉的洞穴
C. 开阔的草原
D. 寒冷的山区
“琅玕春酒”描绘的是:
A. 酒的颜色和味道
B. 酒的种类
C. 酒的酒杯
D. 酒的生产地
诗中提到的“秦楼”象征:
A. 财富与繁华
B. 乡愁与思念
C. 自由与解放
D. 友谊与团聚
杜甫的《郑驸马宅宴洞中》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均涉及宴会与生活的享受,但杜甫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洒脱的个性。两者风格迥异,表现出的情感和思想深度也各有千秋,展现了唐代诗歌的丰富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