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2: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2:50:43
燕山亭 琼岛艮赋石
作者: 张伯驹
驱使秦鞭,追逐汉槎,往事愚公应误。
灯火梦华,早化刀兵,花木寿峰非故。
流落胡沙,与哀曲玉龙同谱。
回顾。甚震泽烟波,汴京尘土。
直到长白钟灵,记游幸当时,几番歌舞。
冰雪异乡,五国愁城,谁思赵家前主。
地北天南,算阅尽。兴亡如许。
今古,都一片韩陵无语。
驱动着秦国的马车,追逐着汉朝的木筏,往昔的愚公或许也曾误入此境。
灯火辉煌的梦境,早已变作刀枪相见,花木和寿峰也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流落他乡的胡沙,与哀伤的玉龙曲子同样谱写。
回首往昔,震泽的烟波,汴京的尘土依旧在心中萦绕。
直到长白山的钟灵之地,回忆起那时的游玩,几度歌舞欢笑。
在冰雪覆盖的异乡,五国的愁城,谁又会怀念赵家的前主?
从地北到天南,算是经历了太多,兴亡如此。
古今之间,似乎都只剩下韩陵的无言。
张伯驹(1894-1973),字仲明,号怀白,江苏无锡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画家,致力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传承。他的诗歌作品多以古典韵味为主,反映了他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燕山亭 琼岛艮赋石》创作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背景下,诗人通过对历史兴亡的回顾,表达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此诗既是对个人经历的思考,也是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历史为背景,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思考。开篇即以“驱使秦鞭,追逐汉槎”引入,富有历史感,仿佛带领读者穿越时空,感受那段辉煌的历史。接着,诗人提到“灯火梦华”,暗示了曾经的繁华已被战争所毁,历史的沧桑令人心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通过对“流落胡沙”的描写,表达了对异乡流落者的同情与理解。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回望长白钟灵之地的游玩,似乎在追忆美好时光,但随即转向对冰雪异乡和五国愁城的思考,展现出一种孤独感和历史的无情。结尾处的“今古,都一片韩陵无语”,更是将个人的感慨上升到历史的高度,表明了对兴亡的无奈与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
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通过对比与意象的运用,成功地传达出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作品。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孤独”,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人们对过往的思念。同时表达了对历史命运的思考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中提到“驱使秦鞭”,主要意指什么?
A. 现代交通工具
B. 古代的历史与文化
C. 个人经历
“灯火梦华”在诗中象征着:
A. 战争
B. 美好的回忆
C. 现实的无奈
诗的最后一句“今古,都一片韩陵无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憧憬
B. 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C. 对个人成就的自豪
以上内容是对《燕山亭 琼岛艮赋石》这首古诗词的全面解析,涵盖了诗文、背景、鉴赏、意象分析及互动测试,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