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1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14:10
西江月 春中病起偶占,寄马湛翁湖上
作者:龙榆生
翠筱徐舒嫩叶,崇兰犹泣芳丛。
一楼帘外雨濛濛。春意如今全动。
懊恨拖泥带水,钦迟霁月光风。
咏归铿尔与谁同。昨夜还曾入梦。
春天的嫩绿竹子慢慢展开,崇兰花儿依旧在花丛中泪滴滴。
楼外的帘子后面,细雨朦胧,春天的气息已经全然动了起来。
我懊悔自己像泥水一样拖沓,迟迟没有感受到明亮的月光与清风。
我在吟唱归来的乐曲,不知和谁分享。昨夜我还曾在梦中与之相遇。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通过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怀与病中的孤独。尤其是“昨夜还曾入梦”一语,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作者介绍:龙榆生(1894-1976),字子华,号松筠,近现代诗人。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季,诗人因病卧床,借诗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因病而生的懊悔之情,体现了他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
这首诗以春天为背景,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季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因病而产生的复杂情感。开头两句通过描绘竹子和兰花,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春日气氛,然而接下来的几句则转为自我反思,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自己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怅惘和遗憾。
“懊恨拖泥带水”一句,字面上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病态的自责,而“钦迟霁月光风”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内心渴望恢复的情感。结尾的“昨夜还曾入梦”,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眷恋,仿佛在传达即使身处病榻,心中依然充满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孤寂,情感层次丰富,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与因病而来的孤独感,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测试:
诗中“翠筱”指的是什么?
“懊恨拖泥带水”中“拖泥带水”指的是什么状态?
诗人对春天的感情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