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15:0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15:04:48
山半飞泉鸣玉佩,回波倒卷粼粼。
解巾聊濯十年尘。
青山应却怪,此段久无人。
行乐应须贤太守,风光过眼逡巡。
不辞常作坐中宾。
只愁花解笑,衰鬓不宜春。
在山的一半,飞泉发出如玉佩般的鸣响,回波如丝般卷起粼粼波光。
我卸下帽巾,暂时洗去十年的尘埃。
青山恐怕要觉得奇怪,这段时间竟无人来访。
享乐应当找贤明的太守,眼前的风光转瞬即逝。
我不在意常常做座上的客人。
只忧愁花儿能否再笑,衰老的鬓发不适合春天。
叶梦得(1077年-1148年),字允恭,号谷山,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政治家。他以词风清丽、意境深远著称,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此诗写于癸卯年,叶梦得作此诗是为了劝酒、游览法华山,表达与友人共酌的欢愉,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衰老的忧虑。
这首《临江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开头的“飞泉鸣玉佩”便带给读者一种清新的意境,水声如玉佩般悦耳,仿佛在诉说着山林的秘密。接着,诗人以“解巾聊濯十年尘”自解心结,象征着他对过去的释怀与渴望重拾青春的愿望。此时,青山见证了诗人的孤独与感慨,诗中“行乐应须贤太守”的呼唤,表明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渴望有明主与自己共赏这美景。
而在最后两句中,诗人对花的笑容与自己衰老的担忧形成对比,暗示着青春的易逝与生命的无常。通过对比,诗歌反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而这种忧伤又被诗人用轻松的行乐情绪所调和,展现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展现了在美好自然中感悟生活与生命的哲学。
诗中提到的“飞泉”象征什么?
“行乐应须贤太守”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诗中的“花解笑”指的是什么?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叶梦得的《临江仙》更显内敛与深思,李白则浑然天成,豪放不羁。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风格迥异,李白更注重豪情,叶梦得则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摹。
这首诗通过优雅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