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8: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8:22
钱塘怀古
作者:孙荪意 〔清代〕
古杭形势称雄界,左右江湖作襟带。
我来吊古发长嗟,舞榭歌楼陈迹在。
缅昔钱王乘王气,八州保障民生倚。
西湖之水不肯填,愿作开门节度使。
一朝点检腾风云,四方纳贡皆称臣。
是时钱塘归附早,底须振旅烦曹彬。
如何瞬息红羊换,绝域兵戈穷庙算。
苍黄泥马渡江来,故国山河弃天畔。
再延国祚百馀年,占得临安半壁天。
黍离莫洒孤臣泪,回首樊楼只黯然。
偏安遂尔成南渡,此事由来亦天数。
居民争望小朝廷,汴水苍茫渺何处。
北地悲笳夜月哀,西湖歌管春风来。
但得和戎长计在,君臣行乐莫相催。
即今故殿埋蓬葆,凤凰山上无人到。
荆榛寂寞铜驼悲,萝薜荒凉山鬼吊。
惟有梳妆台畔池,春来长遍胭脂草。
这首诗描写了古代杭州的壮丽景色和历史变迁。诗人感叹古杭的地理位置优越,环绕着江湖。我来到这里追怀往昔,不禁长叹,舞榭歌楼的遗迹依然存在。回想起昔日的钱王,凭借强大的气势,八州的民生都依靠他。西湖的水不愿被填满,愿意做开门的节度使。若有朝一日能点燃风云,四方朝贡都将归顺。那时钱塘早已归附,何须为曹彬的烦恼而忧心。如今瞬息之间,红羊换了主人,边境的兵戈算计无尽。苍黄的泥马渡江而来,故国的山河已被遗弃。再延续国祚百余年,得以占据临安的一半天。黍离之泪不该洒落,回首樊楼只感到黯然。偏安于此成了南渡,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事。居民们争相仰望小朝廷,汴水辽阔,渺不可寻。北地的悲笳伴着夜月哀伤,西湖的歌声在春风中飘荡。只愿和戎长久计在,君臣之间莫要催促。如今故殿已埋没在蓬荜中,凤凰山上无人光顾。荆榛寂寞,铜驼悲鸣,荒凉的萝薜山鬼在哀鸣。唯有梳妆台边的池塘,春天来时长满了胭脂草。
作者介绍:
孙荪意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对故国的怀念。其诗作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常常融合个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
创作背景:
《钱塘怀古》写作于清代,正值国家动荡、历史变迁之际,诗人通过对杭州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故国的依恋与忧伤,同时也反映出对未来的思考与期望。
《钱塘怀古》是孙荪意的一首重要诗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洞察力和对故乡的无限眷恋。整首诗以古杭的美丽河山为背景,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回忆,传达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与个人的无奈。
诗的开头便以“古杭形势称雄界”引入,展现了杭州的地理优越性,似乎在暗示着历史的辉煌。接下来的回忆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缅怀昔日的钱王,感叹当年他所拥有的一切,体现了历史的更迭与人事的无常。西湖的水不愿被填满,象征着对过去的眷恋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在后面的诗句中,诗人感叹权力的瞬息万变和国家的命运,历史的悲剧和个人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历史感和社会责任感。诗中提到“愿作开门节度使”的愿望,显示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表现出对国家未来的关怀。
最后,诗的结尾部分又回到个人的情感,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向往,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忧伤与无奈。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追忆,又有对现实的思考,是一首极具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古杭历史的追忆,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体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和个人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钱王”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诗中“西湖之水不肯填”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