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08: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8:19
百字令 登黄楼有怀漱泉
作者: 冯煦 〔清代〕
断虹初霁,倚层楼送尽南来征辙。
不见长河千尺泻,只见惊沙吹雪。
病叶欺蝉,虚檐舞蝠,夕照相明灭。
高城凝伫,天涯芳草将歇。
凄绝。江上离心,闹红一舸,处处闻啼鴂。
重到羽衣横笛地,此乐更无人说。
四十三年,浑如电抹,秋鬓今骚屑。
故人归否,乡愁应上眉缬。
在断虹初霁的时刻,我倚靠在高楼上,看尽南来的征途痕迹。
只见长河不再奔涌而下,只剩惊沙似雪般飞舞。
病弱的叶子欺负着蝉,虚空的屋檐下蝙蝠舞动,夕阳照耀下明暗交替。
高耸的城楼上驻足凝视,远方的芳草快要凋零。
凄凉至极。江上离愁别绪,喧闹中一只红色的小船,处处都能听见啼叫的杜鹃。
重返那如羽衣般的横笛之地,这种乐趣再无人与我分享。
四十三年时光,恍若电光一闪,秋天的鬓发如今已然灰白。
故人尚在吗?乡愁应已浮上眉头。
作者介绍:冯煦,清代诗人,生于士人家庭,曾游历遍及江南,作品多描写山水、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登黄楼时,感怀往昔,表达对故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百字令 登黄楼有怀漱泉》是一首充满了感伤与思乡情怀的作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抒发内心的孤寂与无奈。开篇“断虹初霁”,既描绘了雨后天晴的美景,又暗含了离别的哀愁。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将视线从苍穹转向大地,描绘了沙尘与夕阳交替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与人心的波动。
“高城凝伫”一句,表现了诗人站在高楼上,面对广袤天地的孤独感,远望天涯芳草,仿佛在思索人生的意义。离心的江上,喧闹的小船与啼叫的鸟声,映照出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独,回忆与现实交织在一起。
最后两句“故人归否,乡愁应上眉缬”,更是将思乡情感推向高潮,四十三年的岁月如电光一闪,曾经的朋友是否仍在身边,乡愁愈发浓烈,令人感慨时光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故人的怀念,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情感深沉而细腻。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更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诗词测试:
“断虹初霁”中的“虹”指的是什么?
A. 彩虹
B. 雨后天晴
C. 星星
D. 太阳
诗中“高城凝伫”意指什么?
A. 眺望远方
B. 享受风景
C. 忧伤的思念
D. 期待归人
“四十三年,浑如电抹”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往昔的怀念
C. 对现状的满意
D. 对自然的赞美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为理解与学习古诗词提供了丰富的背景与分析,有助于深化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