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3
关心恁处,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
不是诉愁偏响急,高唱入云声远。
岸柳枝头,官槐叶底,已觉金凤换。
怜他薄鬓,玉台空冷钗燕。
谁念独客单衣,向江南渭北,惯听凄婉。
况值潘郎秋易老,休忆旧家庭院。
不受风尘,恰宜疏放,何事常拘管。
草虫唧唧,浅深月下相伴。
关心你在何处,令人恼恨的是夕阳仍然如旧。
不是在诉说愁苦,却偏偏急促地响起,高歌声远传入云端。
岸边柳树的枝头,官槐的叶底,已经感觉到金凤已换了。
怜惜他那稀疏的鬓发,玉台上空寂冷冷的钗和燕。
谁会想到我这个独自的旅人,穿着单薄的衣服,向江南渭北,习惯听那凄婉的曲调。
况且正值潘郎的秋天容易变老,别再想起旧时的家庭院落。
不受世俗的风尘,正好适合疏放,何必总是受拘束。
草虫唧唧,在月光下浅深相伴。
邹溶(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的主题,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作于清代,正值诗人情感上受到岁月无情的困扰,借助听蝉的意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往昔的怀念。
《百字令 闻蝉》是一首情感细腻、意境深远的诗词。诗中通过对蝉鸣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开篇“关心恁处,奈恼人依旧夕阳一片”,将夕阳与个人的情感状态结合,展现出一种孤独与无奈。诗人在享受高歌声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种愁苦的急促,形成鲜明的对比。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岸柳枝头,官槐叶底”引出自然景象,暗示着季节的更替,象征着人生的变迁与无常。尤其是“怜他薄鬓,玉台空冷钗燕”,通过对自身形象的描绘,反映出对衰老的无奈与自怜。
“谁念独客单衣,向江南渭北”,诗人身处江南与渭北之间,身处他乡的孤独感愈发明显。诗中对旧家庭院的怀念,透出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暗示着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
最后两句通过“草虫唧唧,浅深月下相伴”,以自然界的声音作为结尾,寓意着即使在孤独中也有自然的陪伴,给人以安慰。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广阔的意境中,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人生的孤独,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诗人在自然的陪伴中,寻求一种对生活的理解与释怀。
诗中的“奈恼人”意指什么?
a) 关心他人
b) 令人恼恨
c) 忧愁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金凤”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美好事物的更替
c) 自然的变化
诗人对往昔的感情是怎样的?
a) 怀念
b) 忘却
c) 绝望
邹溶的《百字令 闻蝉》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在主题上均体现了对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但邹溶更侧重于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李白则显得更加豪放、奔放。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不同的风格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