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11: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11:25
忆旧游
作者: 吕惠如 〔清代〕
记襟分辽月,鬓染吴云,十载犹赊。
老向江南住,把莫愁故里,当作侬家。
青山待人情重,留与共烟霞。
看转烛人情,抟沙世事,且伴梅花。
独立水云侧,似信天翁乌,饥守苍葭。
没个消凝处,倚东风一笛,自遣生涯。
平生不愿枯寂,冷处亦清华。
正怕作愁吟,郊寒岛瘦谁效他。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往昔游玩的怀念与思考。
记得那时,月光辽阔,我的鬓发染上了江南的云雾,十年过去了依旧在追忆。
我渐渐老去,定居在江南,把莫愁的故乡当作我的家。
青山依旧,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却是那么深厚,愿意与我共享这烟霞的美景。
看着烛火摇曳的人情世故,我无奈地感叹人生的无常,还是伴着梅花,默默相守。
独自站在水云旁,似那孤独的天鹅,饥饿地守着芦苇。
没有可以消散凝重心情的地方,倚靠在东风下,吹响一支笛子,任自己随意度过此生。
我平生不愿过得枯燥寂寞,即使在冷清的地方,也要有那清雅的气质。
最怕的是吟唱愁苦的诗句,在寒冷的郊外,瘦削的岛屿又有谁来效仿我?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吕惠如,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她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的情感与时代的变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往昔游玩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她对故乡的深切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忆旧游》是吕惠如的一首经典之作,整首诗情感细腻,描绘了作者对过去游玩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对人生无常和岁月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便以“记襟分辽月”引入,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作者提到自己的鬓发因岁月而染上了白色,暗示了岁月的流逝和自己逐渐老去的无奈。
在诗中,作者以青山、烟霞作为情感的寄托,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厚情谊。诗的后半部分,独自一人立于水云旁,感受到孤独与饥饿,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以及对自我存在的反省。最后一句“正怕作愁吟,郊寒岛瘦谁效他”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对于愁苦的吟唱感到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也反映了吕惠如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怀旧为主线,探讨人生的变化与无常。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孤独的思考。诗中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哲理思考,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莫愁故里”是指哪个地方?
A. 江南
B. 北国
C. 莫愁湖
D. 西域
在这首诗中,作者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怀旧与孤独
C. 愤怒
D. 忧伤
“青山待人情重”中,“青山”象征什么?
A. 美好
B. 深厚的情谊
C. 生命
D. 未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