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久客还乡》

时间: 2025-07-27 23:26:43

诗句

短檐纱帽旧麻衣,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江淮百姓政流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6:43

原文展示:

久客还乡
作者: 戴复古 〔宋代〕

短檐纱帽旧麻衣,
铁杖扶衰步履迟。
老去分为无用物,
客游谁道有归时。
丰年村落家家酒,
秋日楼台处处诗。
生长此方真乐土,
江淮百姓政流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久居异乡的人回到故乡的情景。诗人穿着旧麻衣,头戴着短檐的纱帽,手持铁杖,步履缓慢,显示出年老体衰的状态。老年人往往被视为无用之物,谁又能说出何时能够真正归家?在丰收的年头,村庄里家家都有酒,秋天的楼台上到处都是诗意。然而,自己生长的地方却是宁静的乐土,江淮地区的百姓却经历着动荡和离乱。

注释:

  • 短檐:指帽檐较短的帽子,常用于农民或乡民。
  • 纱帽:用纱布做的帽子,轻便透气。
  • 铁杖:指用铁制成的拐杖,老人出行时常用来支撑。
  • :衰老,形容年纪大。
  • 丰年:指丰收的年份,象征着富足。
  • 楼台:指高台或楼阁,通常是在秋天观赏景色的好地方。
  • 乐土:指安乐的土地,适宜生长的地方。
  • 政流离:指政治动荡、百姓流离失所的状态。

典故解析:

“丰年村落家家酒”中的“丰年”反映了农业社会对丰收的重视,是对生活富足的期盼。而“江淮百姓政流离”则可能暗指当时社会动荡的局势,和那个时期的政治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戴复古,字子复,号复古,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闻名,诗歌多反映乡村生活与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作时,可能是在作者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异乡生活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社会时局的关注,表现了其对家乡的深情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诗歌鉴赏:

《久客还乡》是一首充满乡愁的诗作,诗人通过对外在环境和内心感受的细腻描写,传达了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与对人生无常的哲思。诗的开头描述了诗人年老体衰的状态,生动地刻画出一个久居异乡的游子的形象。短檐纱帽和旧麻衣的搭配,展示了他回归故乡的朴实和无奈。铁杖的使用,象征着他需要支撑的脆弱与孤独。

接下来的几句则将视角转向故乡的丰收与诗意,展现出一个欣欣向荣的农村图景,形成了“乐土”的对比。然而,最后两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展现出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在平静与动荡之间的内心挣扎。

整体而言,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故乡的眷恋和对现实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情感的共鸣,使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短檐纱帽旧麻衣: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诗人朴素的装束,暗示年华已逝。
  2. 铁杖扶衰步履迟:铁杖象征着年老的无奈,步履缓慢正是衰老的体现。
  3. 老去分为无用物:表达了对年老的感慨,传统观念中老年人常被认为是社会的负担。
  4. 客游谁道有归时:表现出游子的迷茫,归乡的希望似乎遥不可及。
  5. 丰年村落家家酒:描绘了故乡丰收的景象,呈现了人们的欢愉与安宁。
  6. 秋日楼台处处诗:秋天的意境,诗意盎然,营造出美好的生活气息。
  7. 生长此方真乐土:表达对故乡的热爱,认为这里是理想的生活之地。
  8. 江淮百姓政流离:将个人的乡愁与社会动荡相结合,反映了时代的苦难。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营造了丰盈与匮乏、安宁与动荡的对照,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热爱与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达了深刻的乡愁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纱帽:象征乡土与传统,表示诗人对故乡的认同。
  2. 铁杖:象征年老与无奈,暗示人生的脆弱。
  3. 丰年:象征富饶与希望,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 楼台:象征诗意与宁静,表现自然的美好。
  5. 乐土:象征理想的生存空间,反映对家乡的热爱。
  6. 流离:象征动荡与不安,反映社会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铁杖”主要象征什么? A. 富贵
    B. 年老与无奈
    C. 努力
    D. 快乐

  2. 诗中提到的“丰年”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A. 贫穷
    B. 动荡
    C. 丰收与安宁
    D. 旅行

  3. 诗人对故乡的态度是怎样的? A. 无所谓
    B. 忘记
    C. 眷恋
    D. 厌恶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乡愁》(余光中):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登高》(杜甫):表现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诗词对比:

对比《久客还乡》和《登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和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久客还乡》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登高》则更侧重于对社会动荡的宏观观察。两者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世间变迁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词的美与哲思》

这些书籍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文化背景与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雪后六言 吊陈叔宝词 殊不恶斋秋晚闲吟五绝 清湘驿送王柳州南归二绝 请息斋书事 唐懿仲诸公见过,小饮凌寒残梅之下二绝 雨再作政妨海棠 代圣集赠别 瑞香三首 其一 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人旁的字 谦虚敬慎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丨字旁的字 乘酒假气 先见 镸字旁的字 爬山涉水 严师出高徒 儿字旁的字 骐骥一毛 屮字旁的字 表现 包含羡的词语有哪些 爽耸 喏喏连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