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8: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8:49
闻鸡待旦已为常,早睡翻成减睡方。
记与壶公论夜色,四时霜月抱冰堂。
听到鸡叫就等到天亮已经是常态,早睡反而成了少睡的方式。
记得曾与壶公谈论夜色,四季的霜月如同抱着冰冷的堂屋。
郑孝胥(1832年-1894年),字子瑜,号梅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自然景观与哲理思考,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生活作息的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早睡早起的传统逐渐被打破。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关注与个人的反思。
郑孝胥的《石遗示早睡早起二诗 其二》在形式上简洁明了,内容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闻鸡待旦已为常”,道出了早起的常态,这不仅是对生活方式的描述,更是对传统的尊重。接着,诗人提出“早睡翻成减睡方”,引发读者的思考,早睡并未必能带来充足的睡眠,反而可能因时光的流逝而减少了白天的活动时间。这种对生活节奏的反思,体现了人们在现代社会中面临的矛盾。
接下来的两句“记与壶公论夜色,四时霜月抱冰堂”则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了诗人与友人讨论夜色的情景,四季的变化与夜晚的孤寂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冷清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是对内心感受的流露,显示出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夜色、霜月等元素,暗含着人生的无常与思考的深邃。诗人在描写个人作息的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生活的变化和人们内心的挣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传统作息的思考与反思,表现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对安静与思考的渴望。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孤独与哲思,激发读者对生活的深入思考。
诗中“闻鸡待旦”是什么意思?
A. 听到鸡叫就起床
B. 鸡叫时不能起床
C. 晚上听到鸡叫
“早睡翻成减睡方”表达了什么观点?
A. 早睡能增加睡眠
B. 早睡可能减少白天的活动时间
C. 早睡与晚睡没有关系
诗人提到的“壶公”可能是指?
A. 一位朋友或哲人
B. 一位诗人
C. 一只壶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郑孝胥的诗更注重对生活作息的哲理思考,而李白则以思乡之情为主线,展示了两种不同的诗歌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