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4: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4:35:18
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
作者: 葛立方 〔宋代〕
在霜冷的月光下,我拄着杖走路,满天烟雾缭绕。酒喝得脸红耳热,黑夜的君王躲避着貂皮大衣。太液池的台上已是傍晚,广寒宫里秋意浓厚。归来时清醒而宁静,未曾察觉吴牛的喘息。
葛立方,宋代诗人,生于公元11世纪,盛行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
这首诗创作于秋冬之际,正值饮酒作乐的季节。诗人在月下漫步,感受到酒后清醒与自然景色的交融,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这首《十一月十日酒散已二鼓与千里步月因至水堂》通过描绘月夜的景象和酒后情感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开篇“杖策踏霜月”,以“杖”与“霜月”的映衬,渲染出一种孤独而清冷的氛围,仿佛诗人独自一人走在寂静的夜晚。接着“满空烟雾浮”,则将这种寂寥的感觉扩展到周围的环境,形成一种朦胧而迷离的意境。
诗中“苍颜酡蚊酒”描绘了醉酒之时的面貌,细腻地呈现出人醉后的状态,接着“黑帝避貂裘”则隐喻了人们在夜晚的无奈与退缩,暗示着夜色的压迫感。后面的“太液池台晚,广寒宫殿秋”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神话意象结合,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神秘感和孤寂感。
最后一句“归来清耿耿,未省喘吴牛”,表达了在醉酒与自然的交融中,诗人内心的清醒与反思。整首诗在醉与醒之间穿梭,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哲理思考,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又有对自身处境的感慨,情感深邃而富有层次感。
整首诗通过对月夜与饮酒的描绘,探讨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孤独与内心的清醒,表现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杖策”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饮料
B. 拄着的手杖
C. 一种植物
答案: B
诗中“黑帝”是指什么?
A. 黑夜
B. 一位神明
C. 一种动物
答案: A
诗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乐
B. 孤独与反思
C. 愤怒
答案: B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月夜,但更多表现出纵情欢饮的洒脱,而葛立方的作品则更显孤独与哲思,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