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戊戌正月二日雪作二首》

时间: 2025-05-04 12:14:57

诗句

梦回纸帐怪生寒,童子传呼雪作团。

已被晓风融作水,头巾不里起来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14:57

原文展示:

梦回纸帐怪生寒,
童子传呼雪作团。
已被晓风融作水,
头巾不里起来看。

白话文翻译:

梦中回到帐篷里,感到一阵寒意,
小孩叫喊着说雪已经成团了。
可这雪已经被早晨的风化成水,
我还没把头巾带好,就起来去看看。

注释:

  • 梦回纸帐:梦中回到用纸做的帐篷,暗示诗人身处寒冷的环境。
  • 怪生寒:感到奇怪,忽然感到寒冷。
  • 童子:年轻的男孩,这里指代小孩。
  • 传呼:传递呼喊之声。
  • 雪作团:雪团的意思,表示雪落下来形成了团块。
  • 已被晓风融作水:早晨的风已经把雪融化成水。
  • 头巾不里:头巾没有系好,形容匆忙的样子。
  • 起来看:起床去看外面的情况。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梦回纸帐”句可联想到古代游子在外,思念家乡的情感,纸帐可能代表一种简单而温暖的家居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文学家。他的诗风清新,语言简练,尤以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戊戌年正月,正值冬末春初,北方地区仍然寒冷,雪水融化的场景常常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描绘了一个普通人的内心感受与自然的变迁。开篇描绘梦中回到帐篷的寒冷,展示了诗人对温暖环境的渴望与对现实寒冷的反差。接着,通过小孩的呼喊,带出雪的意象,表现出一种天真与童趣。最后,诗人意识到晨风已将雪化为水,那一瞬间的惋惜与无奈,展现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变化的无情。整首诗在简短的字句中,蕴含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梦回纸帐怪生寒”:梦中回到帐篷里,感到寒意袭来,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惆怅。
    2. “童子传呼雪作团”:小孩的呼喊声带来欢乐,雪团的景象使人感受到冬日的童趣。
    3. “已被晓风融作水”:早晨的风已经把雪融化,表现出自然变化的迅速与无情。
    4. “头巾不里起来看”:诗人因好奇而匆忙起身,体现了对自然变化的关注。
  • 修辞手法

    • 对比:梦中的温暖与现实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 拟人:小孩的呼喊赋予了雪团以生命,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感受,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纯洁与童趣,同时也暗示着寒冷与孤独。
  • 纸帐:代表温暖的家,承载着诗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童子”指的是: A. 老人
    B. 小孩
    C. 青年
    D. 商人

  2. “头巾不里”是指什么? A. 头巾系得很紧
    B. 头巾没有系好
    C. 头巾不见了
    D. 头巾很美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杨万里的这首诗更为轻松,前者感叹战争带来的苦痛,而后者则是对日常生活细节的观察与思考,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文集》
  • 《宋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踏莎行 踏莎行衍影视剧研究课上所闻。独木桥体 踏莎行 春日有怀 踏莎行 题唐赤子太史邓尉观梅诗后 踏莎行 踏莎行 其二 踏莎行 踏莎行三首 其二 踏莎行 饯春 踏莎行三首 其三 和香儿词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魂亡魄失 小道消息 贫富不均 纔属 请政 食租衣税 釒字旁的字 祝僇祝鲠 止字旁的字 分朋引类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言字旁的字 乛字旁的字 博喻 艸字旁的字 使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