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浪淘沙(三首)》

时间: 2025-07-28 20:53:29

诗句

滟滪瞿塘险未平,狂沙恶浪见堪惊。

相逢尽劝公无渡,蜀道那闻断客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53:29

原文展示:

滟滪瞿塘险未平,狂沙恶浪见堪惊。相逢尽劝公无渡,蜀道那闻断客行。

白话文翻译:

滟滪的瞿塘峡险滩依然未平,狂沙恶浪令人惊心动魄。相遇时大家都劝你不要渡过,蜀道又何曾听说断了客人的行程呢?

注释:

  • 滟滪:指长江的一个险滩,位于四川境内,也称为瞿塘峡。
  • 瞿塘:即瞿塘峡,是长江上游的一个著名峡谷。
  • 狂沙:形容江中的沙流涌动,气势汹涌。
  • 恶浪:指波涛汹涌的浪潮。
  • :指过河或渡过险滩。
  • 蜀道:指通往四川的道路,以险峻著称。
  • 断客行:意指阻断了旅人的行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汤珍,明代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其作品多反映自然与人生的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经济变迁之际,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隐喻人生的险阻与挑战,传达出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该首《浪淘沙》以滟滪瞿塘峡为背景,通过描绘狂风恶浪的景象,传达出一种紧张与危机感。诗的开头“滟滪瞿塘险未平”直接点明了地点与险境,营造出一种动荡不安的气氛。接下来的“狂沙恶浪见堪惊”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的威力与惊人的景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后两句中,诗人通过“相逢尽劝公无渡”的劝诫,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与警惕,似乎在提醒人们,在面对险境时,要谨慎行事。而“蜀道那闻断客行”则进一步表达了对蜀道的坚定信心,暗示在大自然的险阻面前,人类的行程依然可以继续,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不仅具备了自然景观的描写,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时的心态。诗人以简练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滟滪瞿塘险未平”:开篇即交代了地点,暗示险境依旧。
  2. “狂沙恶浪见堪惊”: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增强了紧张感。
  3. “相逢尽劝公无渡”:表达对友人的关心与劝告。
  4. “蜀道那闻断客行”:强调行程的继续,展现勇气与信心。

修辞手法

  • 比喻:无形的危险以“狂沙恶浪”形象化,非常生动。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自然险境的描写,探讨了人面对困难时的心态,体现了勇敢与警惕的平衡。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滟滪:象征险境与不确定性。
  • 狂沙恶浪:象征自然的威力与挑战。
  • 蜀道:象征人生的旅途与不屈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滟滪瞿塘”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海南
    • B. 四川
    • C. 云南
  2. “蜀道”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安全的旅途
    • B. 人生的挑战
    • C. 风景优美的地方
  3. 本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 A. 唐代
    • B. 宋代
    • C. 明代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同样探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
  • 杜甫的《登高》:描绘人生的艰辛与壮丽。

诗词对比

  • 比较汤珍与李白的作品,汤珍更注重自然景象的描写,而李白则更侧重于抒发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相关查询

题友人所居(即故元少尹宅) 路中问程知欲达青云驿 喜梦归 恨别二首 春行武关作 再下第将归荆楚上白舍人 秋怀 哭饶州吴谏议使君 早秋月夜 放鹤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京庾 十字旁的字 筚门圭窦 包含座的词语有哪些 五斗折腰 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六行 顾前不顾后 竹笛 东床佳婿 湮佚 卤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牙字旁的字 尺豁头童 青霄白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