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0: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0:53
浪淘沙
作者: 刘蘅 〔近代〕
燕带夕阳归。
红剪涟漪。
春尘如梦不胜吹。
恰好风来完暝色,
融作烟飞。
云水与茅茨。
古趣谁知。
米家画意在江湄。
小艇低眠丛树下,
坠叶渔矶。
燕子带着夕阳归来,
红色的剪刀划过涟漪。
春天的尘埃如梦般轻易被吹散。
正好风来,黄昏的色彩,
化作袅袅的烟雾飞散。
云水与茅草房,
古老的趣味又有谁能理解呢?
米家画意就藏在江边。
小船在树丛下低低地沉睡,
落叶飘落在渔矶旁。
刘蘅,近代诗人,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景观交融,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浪淘沙》创作于一个春意盎然的时节,诗人通过描绘燕子归来、春天的梦幻与古老的趣味,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感悟。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和对自然美的追求。
《浪淘沙》是一首描绘春日黄昏情景的词作,诗人以流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个人的感受。开篇的“燕带夕阳归”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画面,夕阳的余晖与燕子的归来交织,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和谐的氛围。接下来的“红剪涟漪”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将夕阳与水面相结合,给人以清晰的视觉感受。
整首诗在意象上游刃有余,诗人以“春尘如梦”表达了对春天短暂美好的感慨,紧接着“恰好风来完暝色”,风的到来又为诗歌增添了一层动态美,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后半部分“米家画意在江湄”则引入了文化内涵,让人感受到古典艺术的魅力。
最后的“小艇低眠丛树下”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画面,落叶渔矶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惆怅和思考,仿佛在诉说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哲理。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一种深沉而温暖的情感,使人不禁沉醉其中。
整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同时也流露出对古老文化的敬意与思索。
“燕带夕阳归”中“燕”指的是什么?
诗中“古趣谁知”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描绘的“米家画意”是谁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