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01:1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01:15:04
寒食
作者: 霍双 〔清代〕
人倚雕阑竹倚衣,
女桑遥听子规啼。
陌头杨柳休攀折,
系住春光不许归。
在雕刻的栏杆上,一个人倚靠着,竹子轻轻地倚着他的衣服;
远处的女子在桑树下,遥遥地听到子规鸟的啼鸣。
在陌头的杨柳树下,休要去攀折它,
因为它将春天的光景系住,不让它归去。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源于春秋时期,以纪念介之推。此诗描绘了寒食节期间的景象,表达了对春光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霍双,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寒食》写于寒食节期间,反映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思考。
《寒食》一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寒食节的特有氛围。诗中开头“人倚雕阑竹倚衣”,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场景,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接着“女桑遥听子规啼”,引入了女子与大自然的互动,突显了春天的生机与情感。最后两句“陌头杨柳休攀折,系住春光不许归”,则表现了对春光的珍惜与留念,传达出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情景交融,既有静谧的美感,又蕴含着深刻的情感,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节日的气氛,表达了对春光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人倚雕阑竹倚衣”中的“雕阑”指什么?
“女桑遥听子规啼”中的“子规”指哪种鸟?
全诗表达了对什么的感慨?
答案: 1-B; 2-B; 3-B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霍双的《寒食》在情感上更为细腻、柔和,而杜甫则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两首诗都带有浓厚的春天气息,但表达的主题与情感基调却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