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临江仙·六月十八日廋辞》

时间: 2025-05-04 02:33:28

诗句

板阁风凉无一事,细吟花蕊新词。

罗衫薄薄映冰肌。

桃应妆半面,柳要学双眉。

越布手巾金错盌,多情计掾堪贻。

不曾肠断月英诗。

任他平望水,自照野鸳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33:28

原文展示:

临江仙·六月十八日廋辞
作者:黄侃

板阁风凉无一事,细吟花蕊新词。
罗衫薄薄映冰肌。
桃应妆半面,柳要学双眉。
越布手巾金错盌,多情计掾堪贻。
不曾肠断月英诗。
任他平望水,自照野鸳飞。

白话文翻译:

在凉爽的楼阁里,闲适地没有什么事情,我低声吟诵着花蕊间的新诗。
轻薄的罗衫映衬着她冰雪般的肌肤。
桃花应该化妆一半,柳树则要学习那双眉。
用越州的布做成的手巾,金色的错盌,都是情思的寄托。
我从未因月下英华的诗句而肠断心伤。
任凭他在水面上悠然自得,依然映照着野鸳的飞翔。

注释:

  • 板阁:指楼阁,古代多用于文人雅士的居所。
  • 罗衫:轻薄的衣服,多用于形容女子的服饰。
  • 冰肌:比喻女子肌肤洁白如冰,形容美丽。
  • 桃应妆半面:桃花应当化妆一半,形容女子的美貌与花相映。
  • 越布:指越州所产的细布,古代名布之一。
  • 金错盌:用金属装饰的瓷器,象征着富贵与情感寄托。
  • 肠断:形容悲伤的心情。
  • 月英:指月下的花卉,常用作诗中意象。
  • 自照野鸳飞:指在水面上反射的野鸳,象征自由与悠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黄侃(1885-1938),字子华,号无穷,近代著名诗人、学者,专注于古文和诗词的创作与研究。其作品兼具传统与创新,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六月十八日,正值初夏,氛围宁静宜人,诗人借景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临江仙·六月十八日廋辞》是一首具有清新气息的词作,诗人通过描绘夏日的宁静与美丽,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开头两句“板阁风凉无一事,细吟花蕊新词”描绘了一个清凉的环境,诗人没有繁重的事务,反而沉浸在诗意的吟唱之中,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状态。接下来的“罗衫薄薄映冰肌”则通过轻薄的衣衫和冰雪般的肌肤,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美丽,令人联想到那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桃应妆半面,柳要学双眉”则进一步将自然美与人间美相结合,桃花和柳树的生动形象,仿佛在为女子的美丽增添了一层柔和的色彩。越布和金错盌的出现,既展示了生活的富裕,也暗含着情感的寄托。诗的最后两句“任他平望水,自照野鸳飞”,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形成了一种生动的画面,传达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板阁风凉无一事”:在凉爽的楼阁中,悠闲自在,没有烦恼。
  2. “细吟花蕊新词”:低声吟诵着花蕊间的新词,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3. “罗衫薄薄映冰肌”:轻薄的衣衫映衬出女子如冰般的肌肤,突显美丽。
  4. “桃应妆半面,柳要学双眉”:自然界的花草与女子的美貌相映成趣。
  5. “越布手巾金错盌,多情计掾堪贻”:精美的布巾与错盌寄托了情感与思念。
  6. “不曾肠断月英诗”:即使有月下英华的诗句,也未曾让我心肠断裂。
  7. “任他平望水,自照野鸳飞”:任凭水面平静自照,映出自由翱翔的野鸳。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冰肌”比喻女子肌肤洁白,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桃应妆半面,柳要学双眉”赋予花草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桃应妆半面,柳要学双眉”,整齐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此词通过描绘夏日的宁静与美丽,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赞美,同时流露出一种闲适与自由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楼阁: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环境。
  • 罗衫: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清丽。
  • 桃花与柳树:代表自然的美丽与生机。
  • 越布与金错盌:象征着富裕与文化的浸润。
  • 水面与野鸳: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罗衫”指的是什么? A. 厚重的衣服
    B. 轻薄的衣服
    C. 套装
    D. 裙子

  2. “桃应妆半面”这一句表达了什么意象? A. 桃花妆容
    B. 女子的美貌
    C. 春天的气息
    D. 自然的景色

  3. 诗中提到的“越布”指的是: A. 某种食物
    B. 一种轻薄的布料
    C. 一种花卉
    D. 一种饮料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

诗词对比: 黄侃的《临江仙·六月十八日廋辞》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展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但黄侃侧重于细腻的生活感受,而李白则表现出更为豪放的个性与情怀。两者在意象与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审美追求。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近现代诗人黄侃研究》
  • 《古代诗词的艺术与技法》

相关查询

金缕曲 五日 二十六叠前韵 金缕曲 己丑初度 金缕曲·贺老伴天水 金缕曲 俞慧殊挽词四首 其一 金缕曲·对图思女病中景 金缕曲 题《行有恒堂词集》 金缕曲 舟过彭泽 金缕曲 寄怀家祥玉姊 金缕曲 挽乔年嫂刘淑人 金缕曲 丁卯春日初游西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莺飞燕舞 髈愉 衰季之风 泛萍浮梗 高字旁的字 生字旁的字 斤削 包字头的字 麻字旁的字 傽傽 地里鬼 建之底的字 龙标夺归 皮里春秋 玉石同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