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0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02:14
临江仙 清明前二日,买舟祭扫,即事感赋
作者: 范贞仪 〔清代〕
小艇破烟浮绿水,
布帆独挂江空。
遥天无际碧溶溶。
千条溪柳嫩,
万点浪花红。
好景其如人已去,
此身犹滞愁丛。
乱飞灰蝶舞青松。
断魂何处也,
含泪问东风。
在清明前两天,乘小船漂浮在烟雾缭绕的绿水上,
孤独的帆布在江面上飘荡。
远处的天空无边无际,碧蓝如洗。
成千上万的溪边柳树嫩绿,
万点浪花在阳光下闪烁。
这美好的景色好像已随人去,
我的身心却仍然滞留在愁苦之中。
飞舞的灰蝶在青松间翩翩起舞,
我的灵魂漂泊无依,
含着泪水向东风询问,何处是归宿?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强调缅怀已故亲人。诗中通过“祭扫”暗示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诗中的“东风”则常常与春天相联系,象征生机和希望,诗人在悲伤中寻求慰藉。
范贞仪,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见于史籍,但其诗词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烈的情感,常常寄托个人的哀愁和对自然的热爱。
本诗创作于清明前夕,正值春暖花开之际,诗人乘舟祭扫,因而产生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情感真挚而深沉。
这首《临江仙》充分展示了范贞仪的细腻情感与自然观察能力。开头通过“小艇破烟浮绿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仿佛置身于一幅生动的春景画中。然而,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情感逐渐转向对逝去之人的思念,形成鲜明的对比。尤其是“好景其如人已去”,将自然美景与人世离别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愁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中无法挽回的遗憾和对亲人的深切怀念。结尾处的“含泪问东风”,不仅是对自我情感的倾诉,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展现了人在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无奈与挣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展现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思念,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联系,以及面对生离死别时的无奈与感伤。
《临江仙》是在哪个节日前创作的?
A. 中秋节
B. 清明节
C. 端午节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春天的生机
C. 秋天的丰收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表达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A. 小艇
B. 柳树
C. 灰蝶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