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22: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22:57
自对千差无可取,心闲一境堪凭。
真常不昧谷神清。
群魔从此灭,一点自圆成。
物外清吟唯独乐,人间宠辱何惊。
劝君速悟问前程,
要求真实相,休论假聪明。
即使面对千差万别的事物,我也无法选择,内心悠闲自在,能在这境界中凭依。真正的常态是不被世俗所迷惑,心灵如谷中的清泉。自此,所有的烦恼都将消失,内心的一点明悟便能成就圆满。超越世俗的清吟,唯有此为真正的快乐,人间的荣辱又何足挂齿?劝你快些领悟,去问问未来的方向,要求真实的自我,不要再谈论那些假聪明的东西。
尹志平,元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表达哲理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鲜明的道家思想。
此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更迭之时,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世俗功利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临江仙 示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作,诗人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平和的向往。首句“自对千差无可取”,引入了对纷繁复杂世界的观察,表明诗人对世事的无奈与淡然。接下来的“心闲一境堪凭”,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自我依托的重要性。在诗中,诗人提到“真常不昧谷神清”,描绘了心灵如同清澈的谷水一般,保持纯净与清明的状态。
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世俗荣辱的看法,“物外清吟唯独乐”表现了诗人对超越世俗的乐趣的追求,认为真实的快乐在于对物外清吟的享受,而非外在的荣华富贵。最后,诗人以劝诫的口吻呼唤读者速悟,去探寻人生的真实意义,强调“要求真实相,休论假聪明”,这是对世俗价值观的直接挑战,强调追求真实内心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追求,提醒我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的宁静与真实。
全诗旨在倡导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强调内心的宁静与真实的重要性。诗人通过对世事的观察与反思,表现出对物外清吟的向往,揭示了追求真实自我与内心平和的哲理。
“自对千差无可取”意指:
A. 生活中有许多选择
B. 无法在纷繁中找到值得取舍的
C. 生活简单明了
诗中提到的“谷神”象征:
A. 世俗荣华
B. 内心的清净与明澈
C. 复杂的人生经历
诗人对人间荣辱的态度是:
A. 非常看重
B. 毫不在意
C. 视为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