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 请宴》

时间: 2025-04-27 18:21:41

诗句

粉傅何郎,香薰荀令,帽檐低亚花枝并。

频将宜称问双鬓,画帘吹动风流影。

鹊尾银屏,龙涎金鼎,乘鸾指刻成佳倩。

春阴立尽海棠东,合欢心事从头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21:41

原文展示:

踏莎行·请宴
作者: 李雯〔清代〕

粉傅何郎,香薰荀令,
帽檐低亚花枝并。
频将宜称问双鬓,
画帘吹动风流影。
鹊尾银屏,龙涎金鼎,
乘鸾指刻成佳倩。
春阴立尽海棠东,
合欢心事从头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充满春意的宴会场景。诗中提到了一位年轻的男子,他的脸上妆点着粉色,身上散发着香气,与花枝低垂的帽檐相映成趣。频频询问他双鬓的情况,画帘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影子在空中流动。诗中还提到鹊尾形状的银屏和龙涎香制成的金鼎,这些都显示出宴会的奢华。春天的阴影已经退去,海棠花盛开,内心的思绪也随之整理清晰。

注释:

  • 粉傅何郎:粉妆的男子,何郎指代某位年轻的男子。
  • 香薰荀令:身上散发着香气,荀令是指一种香料。
  • 帽檐低亚花枝并:帽檐低垂,装饰着花枝。
  • 频将宜称问双鬓:频繁地询问那双鬓发的情况。
  • 画帘吹动风流影:画帘在风中轻轻摇动,影子在流动。
  • 鹊尾银屏:形似鹊尾的银色屏风。
  • 龙涎金鼎:用龙涎香制成的金色鼎。
  • 乘鸾指刻成佳倩:乘坐着华丽的鸾鸟,指点雕刻出美好的女子形象。
  • 春阴立尽海棠东:春天的阴影已经消散,海棠花正盛开在东边。
  • 合欢心事从头整:合欢花象征着心中的思绪重新整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雯,清代女词人,其词风婉约细腻,常以女性视角书写情感与生活。她的作品多描绘春日、花卉以及宴会场景,展现出细腻的感情与优雅的风格。

创作背景:此词可能是在一个春日的宴会上创作,描绘了当时欢乐的氛围和美好的景象,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请宴》展现了一个春日宴会的生动画面,词人通过细致的描写,将春天的气息与宴会的奢华表现得淋漓尽致。开头的“粉傅何郎”便引人入胜,描绘出年轻男子的妆容与气质,彰显出他在宴会中的重要性。接下来的“香薰荀令”与“帽檐低亚花枝并”,则将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融为一体,形成鲜明的视觉对比,增强了画面的层次感。

“频将宜称问双鬓”,此句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词人对情感的敏感与细腻,仿佛在问候与关切中,流露出深邃的情感。随着“画帘吹动风流影”的描写,整个宴会的氛围愈加温柔,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形成一幅动人的画卷。

后半部分描写宴会中的奢华细节,如“鹊尾银屏”、“龙涎金鼎”,不仅仅是物质的富丽,更是文化和审美的表现。最后两句“春阴立尽海棠东,合欢心事从头整”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紧密相连,表现了在春日的美好与内心情感的和谐统一。

整体而言,李雯的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表达,使得整个宴会场景生动而富有诗意,展现了清代文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情感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粉傅何郎:描写一个年轻男子的妆容,暗示其仪态与气质。
  2. 香薰荀令:强调他的香气,增加了画面的感官层次。
  3. 帽檐低亚花枝并:描绘他的帽子与花枝的和谐,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
  4. 频将宜称问双鬓:展现出对他的关心与惦念,体现出细腻的情感。
  5. 画帘吹动风流影:描绘宴会中的轻盈与灵动,营造出恬静的氛围。
  6. 鹊尾银屏,龙涎金鼎:通过奢华的物品描绘宴会的豪华。
  7. 乘鸾指刻成佳倩:描绘美好的女子形象,进一步提升了宴会的雅致。
  8. 春阴立尽海棠东:自然景象与心情的变化,表现春天的生机。
  9. 合欢心事从头整:内心的情感与外界的美景形成共鸣,寓意重整思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鹊尾银屏”比喻屏风的形状,形象生动。
  • 拟人:如“画帘吹动”,使得静止的画帘具有人性化的动态。
  • 对仗:整首词多处使用对仗,如“频将宜称问双鬓”与“画帘吹动风流影”。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宴会的生动描写,表现了春日的美好、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优雅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粉傅:象征年轻、美丽。
  • 香薰:代表优雅、细腻的气质。
  • 帽檐与花枝:自然与人相结合的和谐美。
  • 银屏与金鼎:奢华的象征,展现出宴会的富丽堂皇。
  • 海棠与合欢:春天的生机与内心情感的共鸣。

这些意象不仅具有视觉美感,亦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与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粉傅何郎”中的“何郎”指代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位年轻男子
    • C. 一种香料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龙涎金鼎”主要用来象征什么?

    • A. 自然景观
    • B. 宴会的奢华
    • C. 诗人的忧愁
      答案:B
  3. “春阴立尽海棠东”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与悲伤
    • B. 生机与希望
    • C. 审美与享乐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李清照的《如梦令》
  • 唐代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但多了几分忧郁情感。
  •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着重于自然景象的描写,情感直白。

这两首诗词都与《踏莎行·请宴》在主题与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风格与情感表达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作品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雯生平与作品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耿天骘惠梨次韵奉酬三首 其三 酬和甫祥源观醮罢见寄 范雎 题八功德水 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 送石赓归宁 甘露歌 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 送黄吉父将赴南康官归金溪三首 春日晚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梗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五星连珠 着结尾的成语 车字旁的字 单人旁的字 艳绝一时 猬结蚁聚 一栖两雄 言字旁的字 矛字旁的字 四乡八镇 赐名 逸舟 体贴入妙 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葡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电视 清苍 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