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踏莎行 辛未七夕寄环》

时间: 2025-07-28 20:56:52

诗句

天上初逢,人间乍别。

这遭又负新秋节。

有心聚散做新愁,中庭瓜果为虚设。

却忆残荷,应怜残月。

无眠不爱蛩声切。

离家情味你知么,回家我也从头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20:56:52

原文展示:

踏莎行 辛未七夕寄环

  • 俞平伯 〔近代〕

天上初逢,人间乍别。
这遭又负新秋节。
有心聚散做新愁,中庭瓜果为虚设。
却忆残荷,应怜残月。
无眠不爱蛩声切。
离家情味你知么,回家我也从头说。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上初次相遇,在人间又匆匆分别。这一遭又错过了新秋的节日。心中有意的聚散变成了新的忧愁,中庭的瓜果只是虚设而已。只记得残荷,应该怜惜那残月。无眠的夜晚不喜欢那蟋蟀的鸣声,你知道离家的情味吗?回到家我也会从头说起。


注释:

字词注释:

  • “天上初逢”:指在天上第一次相遇。
  • “人间乍别”:在人间匆匆分别。
  • “新秋节”:指秋天的新节日,象征着新的开始。
  • “聚散做新愁”:聚会和分别造成了新的忧愁。
  • “中庭瓜果为虚设”:中庭的瓜果只是摆设,暗示孤独和空虚。
  • “残荷、残月”:象征着失落和惆怅。
  • “蛩声切”:指蟋蟀的声音,表现夜的孤寂。

典故解析:

  •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牛郎织女的相会,诗中借此表达离别之情。
  • “荷”与“月”常用来象征爱情的美好与失落,反映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平伯,名士之子,近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翻译家,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多关注生活中的细腻情感,尤其是在爱情与思乡方面。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节,诗人因某种原因与爱人分离,抒发了对爱情和团聚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展现了诗人在七夕节的情感纠葛。开篇以“天上初逢,人间乍别”引入,立即设定了相遇与离别的主题,情感的波动从一开始便清晰可见。新秋节的“负”字,暗示着对节日的无奈和失落,体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

“有心聚散做新愁”,展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变化的敏感。聚会的喜悦与分别的苦涩交织成新的忧愁,让人倍感痛苦。接着提到的“中庭瓜果为虚设”,不仅描绘了孤独的场景,也暗示着对往日欢聚的怀念,正如一切美好都已成为泡影。

“却忆残荷,应怜残月”这两句,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残荷与残月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惋惜。

最后两句“离家情味你知么,回家我也从头说”,流露出一种深切的思乡之情与对爱人的关切,迫切希望能够倾诉内心的感受,这种情感深入人心,令人动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与团聚的渴望,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具有明显的抒情特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上初逢”:比喻美好相遇,象征着爱情的开始。
  2. “人间乍别”:强调分别的突然,突显情感的脆弱。
  3. “这遭又负新秋节”:暗示错过了节日,带来的失落感。
  4. “有心聚散做新愁”:聚散之间的情感波动,心中常常生出新愁。
  5. “中庭瓜果为虚设”:意象描绘出孤独的环境,与过往的热闹形成对比。
  6. “却忆残荷,应怜残月”:运用自然景物寄托情感,残荷残月象征失落的美好。
  7. “无眠不爱蛩声切”:表达深夜的孤独与不安。
  8. “离家情味你知么”:直接向爱人发问,情感渴望得到回应。
  9. “回家我也从头说”:希望重聚,抒发心声的迫切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爱情比作天上的相遇,体现了美好与短暂。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情感,使之与人的内心产生共鸣。
  • 对仗:整首诗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七夕节的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团聚的渴望,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惆怅,展现了浓厚的思乡情与对亲情的眷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上:象征美好的相遇与理想的爱情。
  • 人间:现实的世界,充满离别与无奈。
  • 残荷、残月:象征失落、美好的过往,寄托了对旧时光的怀念。
  • 瓜果:象征丰收与美好,现实中的空虚与落寞形成对比。
  • 蛩声:代表孤独、无眠的夜晚,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不是诗中的意象?
    A. 残荷
    B. 蛩声
    C. 秋水
    D. 残月

  2. 诗中提到的“新秋节”象征什么?
    A. 收获的喜悦
    B. 对未来的期盼
    C. 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D. 人际关系的变化

  3. 诗中“有心聚散做新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忧愁
    C. 期待与希望
    D. 平静与安宁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团聚的渴望。
  • 李清照《如梦令》:抒发对过往爱情的追忆与哀伤。

诗词对比:

  • 比较俞平伯的《踏莎行》与李白的《夜泊牛津》。两者都涉及到离别与思乡,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展现豪放与壮阔,而俞平伯则细腻感人,情感上更为细腻与柔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近现代诗词选》— 介绍俞平伯及其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深入分析古典诗词的技巧与美学。

以上是对《踏莎行 辛未七夕寄环》的完整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情感。

相关查询

谢韩次公赵献可践西湖约 小雪初晴夜坐有怀倪若谷中舍 十四夜对月柬子彦有怀子中兄 赋得佳处领其要 次韵答林彦恭并柬王参议二首 其一 王母致语口号 戊申看花诗 偶作 将下山有作 柬公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若有若无 韦字旁的字 不冷不热 邑字旁的字 包含脸的词语有哪些 赅通 包含榭的成语 出脱 鼠字旁的字 余熏 名列前茅 雨井烟垣 干字旁的字 浪子回头 包含灏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诗雄 疮痍满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