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狱中集古十六首 东岩同扉 其二》

时间: 2025-07-28 11:40:13

诗句

徘徊虎穴上,性命由他人。

漂梗无安地,涂泥任此身。

浮生看物变,薄宦走风尘。

烱烱一心在,天高难重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40:13

原文展示:

徘徊虎穴上,性命由他人。
漂梗无安地,涂泥任此身。
浮生看物变,薄宦走风尘。
烱烱一心在,天高难重陈。

白话文翻译:

在虎穴之上徘徊,性命掌握在别人手中。
漂浮的木筏没有安稳的地方,任凭泥土覆盖我的身躯。
如今年复一年,世事变迁,身为薄官只是在风尘中奔波。
心中明亮坚定,然而这高空的理想却难以重现。

注释:

  • 徘徊:徘徊,指来回走动,形容一种无助的状态。
  • 虎穴:比喻危险的境地,形容身处险境。
  • 漂梗:漂浮的木筏,象征不稳定的生活状态。
  • 涂泥:被泥土覆盖,暗示无奈与困境。
  • 浮生:浮躁的人生,常指无根基的生活。
  • 薄宦:指低级的官职,形容仕途不显赫。
  • 烱烱:明亮的样子,象征内心的坚定与澄澈。
  • 天高:理想、目标高远,而难以实现。

典故解析:

本诗的“虎穴”意象,传递出诗人面临的困境与压力,可以联想到古代许多文人墨客在逆境中所感受到的无奈与挣扎。同时,诗中提到的“浮生”与“薄宦”,反映了诗人对官场浮沉与人生变迁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邦奇(约1540-1620),明代诗人,字子熙,号东岩,晚号东岩山人,曾任官职,后来因政治原因遭贬。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人生哲理为题材。

创作背景:

《狱中集古十六首》为韩邦奇在狱中所作,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对人生无常、官场险恶的感慨,正是他在逆境中对命运的抗争与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地描绘了诗人在极端困境中的心境。开头的“徘徊虎穴上,性命由他人”直接揭示了诗人的无助感,处于险境的他,性命的安危完全掌握在他人之手,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无奈与恐惧。接下来的“漂梗无安地,涂泥任此身”,进一步强调了他漂浮不定的生活状态,似乎在暗示即使在泥土中也难以找到生存的希望。

“浮生看物变,薄宦走风尘”两句则是对人生无常的沉思,诗人感叹世事变迁,自己作为一名薄官,身在风尘之中,感受到官场的虚无与人生的漂泊。最后的“烱烱一心在,天高难重陈”则展现了诗人心中依然存有理想与追求,尽管现实的高空难以触及,但他仍然保持着一份坚定的内心。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命运的反思与对理想的执着,犹如一道闪光,照亮了他在困境中的坚持与勇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徘徊虎穴上:形象地描绘了身处险境的状态,暗示着随时可能遇到危险。
  2. 性命由他人:表达了对生死的无奈感,生命的掌控并在他人之手,一种强烈的依赖感。
  3. 漂梗无安地:用漂浮的木筏比喻不安定的生活状态,突显困扰与无根基。
  4. 涂泥任此身:暗示一种屈从与无奈,生命的状态被环境所左右。
  5. 浮生看物变:反映出对浮躁人生的观察,人生的流转不息。
  6. 薄宦走风尘:描绘了薄官的悲惨与无奈之感,风尘仆仆的生活状态。
  7. 烱烱一心在:表现了内心的坚持与明亮,尽管外界环境恶劣,内心依然坚定。
  8. 天高难重陈:理想虽高远,但难以实现,表达了一种追求理想的无奈与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漂梗”比喻不安定的生活状态,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诗句的结构均衡,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如“虎穴”象征险境,传达出深刻的生存压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命运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尽管身处逆境与无奈,但内心依然向往着更高的理想,表现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虎穴:象征危险与险境,反映出生存的压力。
  • 漂梗:象征漂泊无根的人生状态,表现出无奈感。
  • 涂泥:暗示被困在泥土中的无助,表现出屈从与无奈。
  • 薄宦:象征仕途的渺小,揭示出官场的虚幻与冷漠。
  • 天高:象征理想与追求,表现出对未来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虎穴”指代的是: A. 安全的地方
    B. 危险的境地
    C. 美丽的风景

  2. 诗人感叹“漂梗无安地”是想表达什么? A. 生活安稳
    B. 生活漂浮不定
    C. 生活充满希望

  3. “薄宦走风尘”表达了诗人对官场什么的态度? A. 热爱
    B. 无奈
    C.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 - 李白
  • 《登高》 - 杜甫
  • 《春望》 - 杜甫

诗词对比:

  1. 《夜泊牛津》《狱中集古十六首》:两首诗均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但李白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豪放与洒脱,而韩邦奇则更显沉郁与无奈。
  2. 《登高》《狱中集古十六首》:杜甫的《登高》同样描绘了人生的浮沉与困境,但其情感更为悲壮,韩邦奇则在无奈中保留着内心的光明。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韩邦奇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明代文学与社会变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林谦之司业出为桂路提刑 过杨子桥 和萧判官东夫韵寄之 清晓湖上三首 春尽夜坐三首 与子仁登天柱冈,过胡家塘蒪塘归东园四首 送抹利花与庆长 舟过城门村,清晓雨止日出五首 松声 雨後田间杂纪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肚里泪下 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轮歇地 米字旁的字 怕硬欺软 矢字旁的字 朝穿暮塞 强俊 泰折 戈字旁的字 龝字旁的字 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裂裳衣疮 束贝含犀 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子捧心 赋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