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3:11: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11:10
虚馆昼无事,秋光惊客心。
疏篱三径菊,斜日万家砧。
行役嗟归雁,幽情望远岑。
缶中有桑落,相对一豪吟。
空荡的馆舍白天里没有事情,秋天的光景使人心惊。
稀疏的篱笆旁,三条小路上盛开着菊花,斜阳下万家正在打柴。
归来的大雁哀鸣,令人感到思乡的情怀,望向远处的山岑。
缶中有桑果落下,面对面吟唱豪情。
作者介绍:韩邦奇,明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邀约友人共赏秋景,反映了他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
这首诗以重阳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日的田园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友谊的热爱。开头两句“虚馆昼无事,秋光惊客心”点明了诗人的心境,空荡的馆舍让人感到孤独,而秋天的美景又引发了心中的感慨与思索。接下来的“疏篱三径菊,斜日万家砧”则描绘了一个平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农村景象,菊花的盛开与人们的忙碌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
“行役嗟归雁,幽情望远岑”表现了诗人对归家的思念,归雁的哀鸣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缶中有桑落,相对一豪吟”则回归到与友人共饮的场景,表现了诗人虽有思乡之情,但仍能与朋友共享欢乐,给人一种豁达的心态。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秋日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B
“疏篱三径菊”中,菊花象征着什么?
A. 忧伤
B. 清高
C. 热情
答案:B
诗人最后一句中提到的“缶”指的是什么?
A. 酒
B. 食物
C. 水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韩邦奇的《九日邀石泉大司寇 其一》更加关注个人的情感与友谊,而杜甫则更多表现出对时局的关切与无奈。两者在意境和情感上虽有差异,但都表达了秋天的感伤与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