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6: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6:25
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
女娲死已久,此罅谁为补?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
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
地面上隐约传来雷声,天空也因秋雨而感到惊慌。女娲已经死去很久了,这个裂缝又由谁来修补呢?读书的人们纷纷而来,却都忙得不可开交,数不胜数。古人和今人的心境比起来,今人的心境远不如古人。
作者介绍:王冕,元代诗人,字逸少,号白云山人,所作诗文多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及对古人的追慕。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深邃的哲理贯穿其中。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思想纷乱的时期,诗人通过对古今的对比,表达了对当时读书人忙碌但无所成就的无奈感,以及对古人智慧的向往。
王冕的《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八》通过虚雷和秋雨的意象,营造了一种紧张而忧虑的氛围。开篇的“后地生虚雷,天惊漏秋雨”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接着,诗人提及女娲,暗示古代神话中的修补与创造,而今却已无人能及,表现出对现代人无所作为的失望。
“纷纷读书儿,碌碌无可数”则揭示了当代学者的忙碌状态,虽有众多读书者,却似乎都无所作为,反映出一种对现代教育和文化的反思。最后一句“古人今人心,今人不如古”更是直白地指出了古代人的心境与智慧比现代人更为深邃,使整首诗在对比中显得愈加沉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社会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当代人心的忧虑,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哲学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古今对照,揭示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古代智慧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女娲”是哪个神话人物?
“纷纷读书儿”这一句中,诗人对读书人的态度是什么?
诗中“今人不如古”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冕的《寓意十首次敬助韵其八》与李白的《将进酒》在风格上有所不同,王冕更侧重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情壮志。两者都表现了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但在情感基调和表达方式上形成鲜明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