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02: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02:28
丽江视事见年岁丰稔汉夷安恬喜赋见志 其二
作者: 马毓林 〔清代〕
土诏侏牜世未易知,
欣看苍赤气恬熙。
年丰比户皆篘酒,
俗朴沿街尽贸丝。
麦饼乳茶留客坐,
芦笙铜鼓赛神祠。
笑余忝作蛮夷长,
无诈无虞两不疑。
这首诗描绘了丽江的丰收景象和和谐的汉夷关系。诗人感叹于这片土地的富饶与安宁,看到每户人家都在酿酒,街上人们简单朴素地交易着丝绸。麦饼和乳茶让客人们在此小坐,芦笙和铜鼓在神祠中共庆佳节。诗人自谦地说自己身为蛮夷的首领,却未曾欺诈,彼此之间也无任何疑虑。
作者介绍:马毓林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描写和对生活的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出地方特色和民族关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和谐共处,描绘了丽江的自然风光与丰收景象。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丽江的丰收与安宁的氛围。诗人以“土诏侏牜”开篇,先表明了地域特征和复杂的民族关系,接着描绘了丰收的场景:“年丰比户皆篘酒”,展现了丰收带来的欢乐与和谐。在这个小镇上,简单的生活方式与传统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风貌。
“麦饼乳茶留客坐”,诗人通过饮食表现出当地的热情好客。而“芦笙铜鼓赛神祠”则体现了地方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最后,诗人通过自谦的“笑余忝作蛮夷长”表达了对自身身份的认同与对汉夷和谐关系的珍视。
整首诗透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宽容与和平的主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自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形象化了丰收和和谐的主题。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汉夷和谐共处的赞美,反映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渴望。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丽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民族团结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什么?
A. 笛子
B. 芦笙
C. 钹
诗人如何描述当地的丰收?
A. 年丰比户皆篘酒
B. 丰收的禾草
C. 满山遍野的稻谷
诗中“蛮夷长”指的是谁?
A. 汉族人
B. 少数民族首领
C. 外国使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场景,但更侧重于孤独与思考;而马毓林的诗则突出丰收的喜悦与民族团结的氛围。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马毓林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