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37
五马图
作者: 王冕 〔元代〕
太仆济济唐衣冠,
五马不著黄金鞍。
饮流系树各有廷,
未许便作驽骀看。
鬃鬣萧萧绿云节,
喷沫长鸣山岳动。
世无伯乐肉眼痴,
那识渥洼千里种。
官家去年搜骏良,
有马尽拘归监坊。
遂令天下气凋丧,
驴骡争腾骧。
只今康衢无马迹,
得见画图差可识。
画图画图奈尔何,
抚几为之三叹息。
在唐代,太仆的官员们仪表堂堂,
五匹马却不配黄金鞍。
饮水时系在树上的马,各自有各自的栖息之地,
不允许随便看作驽马或骏马。
马鬃马尾在绿云中萧萧飘荡,
马喷出的沫沫长鸣,山岳也随之震动。
世上没有伯乐,肉眼盲目,
谁能识得渥洼那千里的马种呢?
官府去年搜刮骏马,
所有的马都被拘禁在监马坊。
因此使得天下人心情低落,
驴和骡子反而争相奔腾。
如今康衢没有马的踪迹,
偶尔见到画图也只是稍微辨认。
画图啊画图,你又能如何,
抚摸着它我不禁叹息三声。
作者介绍: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其山水画著称。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庶民生活困苦。王冕通过描绘马的状况,反映了对社会现状的不满与无奈。
《五马图》通过描写马的境遇,折射出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压制。开篇描绘了太仆的繁荣景象,然而紧接着却是五马未能享受应得的荣耀,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有马尽拘”的荒谬局面。这首诗的意象丰富,马不仅仅是动物,更是象征着人才与力量。王冕以马为喻,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
诗中“世无伯乐肉眼痴”一句,直接指向识才之人稀缺,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失望。最后,诗人抚画而叹,似乎对现实的无能为力感到惋惜。这种情感在诗中逐渐深化,带有浓厚的社会批判色彩。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马的描写,表面上看似在谈论动物,实则通过马的境遇反映了社会对人才的忽视与压制,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和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五马图》中的“太仆”指的是哪个官职?
A. 负责马匹的官职
B. 负责财政的官职
C. 负责军队的官职
D. 负责农业的官职
诗中提到的“伯乐”意指什么?
A. 识马之人
B. 会画马的人
C. 驯马师
D. 统治者
“驴骡争腾骧”体现了什么样的社会现象?
A. 竞争激烈
B. 人才被埋没
C. 动物繁殖
D. 和谐共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冕的《五马图》相比,李白的《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其风格更为豪放,强调享乐与豪情。王冕则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情感更为细腻与忧伤。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为《五马图》的详细解析与学习资料。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